《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纪实》 > 铁军撷英 > 在日伪清乡下办《东南报》
在日伪清乡下办《东南报》
作者:颜辉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纪实》 日期:2014-03-11 浏览次数:7170
年轻时的颜辉
70年前,抗战时期,苏中行政区的南通与日军侵占的上海、南京隔江相望,威胁着长江下游日军军需的主要补给线和掠夺物资出海的通道。日伪企图先在南通一带实行清乡,进而扩展到整个苏中地区。以粟裕同志为核心的苏中区党委和以吉洛(姬鹏飞)同志为核心的苏中四分区(南通)地委,预见到局势的严重性,全面紧急动员反清乡斗争,粉碎敌人的阴谋。当时的海门、启东和南通东部合并为海启县,是日伪清乡的重点地区。
为揭露日伪的残暴,讴歌抗日军民的英勇业绩,号召全体军民团结一致夺取反清乡斗争的全面胜利,县委决定创办一份战地油印报。因海启县又称东南地区,故取名《东南报》。办报是秘密的,报社就选择在清乡圈的中心地段,在敌人眼皮底下进行活动,将锋利的尖刀直插敌人心脏!《东南报》社仅有六人,由原《江海报》编辑马力同志调来担任主编。为确保安全,报社设在秘密党员尹祖陶(现在启东市天汾镇)同志家里。尹家离敌人据点只有三里远,越近越危险,但单家独宅,地形也好,向北转移余地较大。
《东南报》社在3月20日成立。采访、写稿的主力是马力、季淮;高风技术好,负责刻写标题、花边、报头和插图;我和高民刻写小字。经过五天的努力,一张两面油印的《东南报》在3月26日首次出版了。创刊号是用两色滚筒推印的。滚筒上大段是黑油墨,在印大标题的一头用了鲜红的油墨。第一条红字大标题是苏中区党委和苏中军区联合颁布的《反清乡紧急动员令》。创刊号还刊载了四地委《关于反“清剿”、反清乡宣传动员大纲》和海启县委的《三月决议》。创刊号的社论由县委书记洪泽撰写,号召全党办报。这一期的中心内容是明确提出反清乡,必须以武装斗争为前提,以积极斗争为主,全力开展游击战争;掀起群众性的斗争高潮,并运用多种多样的斗争方式,对付复杂的情况,以粉碎敌人的清乡阴谋。洪政委看到创刊号后高兴地对大家说,办报也是对敌斗争,报纸办起来了就是胜利,办好就是更大的胜利。
颜辉摄于1942年
4月初,敌伪对苏中四分区的清乡开始了,一万五千名日伪军大举出动,分成十几路,反复“梳篦”、“拉网”,企图将海启的抗日武装及领导机关一网打尽。为确保安全,报社同志把油印机、钢板、蜡纸、白报纸等物品,藏到尹家宅后的竹园地洞里,有的还藏到可靠群众家存放的寿(棺)材里。尹祖陶家在八字桥头开设一家豆腐店,如发现敌情就把“豆腐标”放下来,情况紧急就扯起白笼布,在供奉的财神台上燃放小鞭炮。尹祖陶的老娘在门口纺纱,时刻注意“豆腐标”和白笼布。他的妻子和儿女下田种庄稼、挑羊草,以不同形式放哨。《东南报》社的同志们住在这里,受到全家的掩护。敌伪军逼近时,报社同志就和群众一起转移。夜晚,分头到干部、群众家采访,然后赶回写稿、编辑、刻写、印刷。全套工序必须赶在拂晓前完成,并将废纸和油墨痕迹彻底除净。困了,转进芦苇丛睡一会儿;饿了,乘迂回的空隙匆忙扒几口饭;枪声一响,跳起来和敌人周旋。秘密交通员冒着生命危险,捎来各区、乡及部队的稿件,同时将新出的报纸带走,及时分发下去。
有次印刷缺纸,尹祖陶起早买回一大卷白报纸,不料返回时碰上了两名伪警察,端着刺刀顶到他胸前,厉声盘问:“这么多纸干什么用?”说着就要拖他走。他定了定神,灵机一动,赔着笑说:“父亲过世一周年,剪冥衣用。”伪警察免得大清早遇到这种倒霉事不吉利,转身就走。
1983年11月作者(左)和尹祖陶夫妇合影
我们报社因为扎根在表东乡,所以对这个乡的反编保甲斗争,可说是亲眼目睹。表东乡干部用游击战来反编保甲,取得了战果,敌人大批下乡,干部、民兵立即掩护群众顺小沟过暗坝,转移走。日军北川队长搜遍全乡,只找到20多个60多岁的老人。那些清乡人员是从江南调过来的,对当地情况一无所知,也就照老人报的名字来填写,匆匆发下户口簿。但当晚就被群众烧毁。一天晚上,全乡干部、群众敲起铜锣,1000多人集体焚烧门户牌和户口簿。敌人在表东乡折腾20多天,连一块门户牌都没有挂上。
表东乡南边的启西区正诗乡反编保甲斗争也开展得很好,县委推广了正诗和表东两个“铁皮乡”的经验。《东南报》对这场斗争及时作了报道,鼓舞了全县人民斗争。
7月1日,四分区在全区范围打破竹篱笆。在海启县,也掀起了破竹篱笆的群众斗争。《东南报》以大量篇幅报道了这场声势浩大的斗争,还刊登了胡石言创作的歌曲《清乡谣》,其中写道:
汪精卫清乡篱笆千里长,
清乡队员牛皮吹得响,
东亚和平呀抡钱又抡粮,
老百姓气死汉奸喜洋洋。
鬼子兵清乡碉堡梅花桩,
皇军老爷做事真“漂亮”,
三光政策呀烧光、杀光、又抢光,
鸡子呀牛羊呀还要花姑娘。
汉奸呀鬼子你清乡吧!
血写的仇恨永记在心上,
一滴血一把火一担粮,
是你的血债得用鲜血来还债,
竹篱笆千里一把野火烧精光……
……
这首歌谣刊登后,词曲通俗生动,易学易唱,很快在民兵、群众中广为流传,鼓舞了对敌斗争的热情。7月初的一天晚上,封锁线上突然亮起一片火光,火势越来越旺,浓烟蔽天,人声鼎沸,《清乡谣》歌声四起,400万根毛竹筑成的300多里长的竹篱笆顷刻一烧而光,大长了抗日军民的志气!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突出报道了“火烧竹篱笆300里”这一壮举,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
1943年冬至1944年春,敌伪推行的所谓“延期清乡”和“高度清乡”。我们《东南报》社的处境更险恶了。严冬季节的一天清晨,报社同志正在尹家印报纸,在门口望风的小芳看到路口桥头豆腐店的“豆腐标”放下了。原来是日伪机动部队穿便衣化装老百姓下乡,前面的尖兵突然到达豆腐店。这豆腐店在农闲时由一个耳朵半聋的伙计来帮工。他耳聋但不呆,发现三五个便衣人员突然出现,心知不妙。这时豆腐已好,放下豆腐标,表示发现敌情。敌人对此突然举动产生了怀疑,抓住伙计边打边问,说他是新四军,拷问他,要他说出机关部队驻地。伙计不肯正面回答。敌人说他装聋,将他毒打,并抓住桥头另一家烟纸店的陆家伯伯要他作证。陆家伯伯证明他是豆腐店伙计,是半聋子,敌人才放了他。报社的同志赢得了充裕的时间,痛惜的是哪位爱国的伙计内伤严重,不久去世了。
《血腥的旗帜》是编辑马力取的书名,并为它写了前言,在油印这本小册子时,他曾轻轻哼唱着《马赛曲》:“血腥的旗帜举起来了,看到没有?那疯狂的士兵,在田野里,疯狂地怒抖;他们来到你的家。枪杀你们的女儿和老婆!武装起来!同胞们!快结成队伍,前进!前进!把他们的污血,灌溉我们的田园。”
那歌声,给人们以深沉而有力的激励。
马力还兴奋地向我们介绍了《马赛曲》的词曲作者,一个叫鲁热·德利尔的法军上尉。当年,马赛盟军就是唱着这首火热之歌开进了巴黎。这首歌词,经马力提议编入了小册子。
为了编辑出版《血腥的旗帜》小册子,我们在1943年12月中旬开始征文和搜集材料。书稿和编者一同经历了无数次紧张的战斗和辗转迁移。当时的主编马力抱病坚持工作,辛勤编辑。尤其不幸的是,在1944年1月底,一部分原稿约5万余字,在一次情况中化为灰烬。虽然后来有一部分补上了,但大部分无法补全。尽管如此,马力同志还是毫不气馁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尽力补充材料,油印了200份,与读者见面了。
当年2月底,因为陆地上环境太紧张,海启县委会议就移到海上老鼠沙去开。会议开始前,洪泽书记从文件包里拿出几本散发着油墨香的小册子,分发给大家。他说:“这本《血腥的旗帜》,是东南报社马力、颜辉、高风、季淮等同志编的。这本小册子记载了1943年我海启县军民反清乡斗争的英雄业绩,不仅对鼓舞我海启百万人民的斗志有重要作用,而且它将成为具有永久纪念意义的宝贵文物。”
县委委员许淦、赵一德等人高兴地翻阅这本小册子,他们感到多么亲切啊!
副书记鲍志椿说:“在清乡圈内,斗争如此紧张、残酷,我们海启县居然还坚持出版了《东南报》和《血腥的旗帜》!”
洪泽说:“我们还出版过几期铅印报呢!”
鲍志椿说:“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奇迹!”
洪泽说:“《东南报》的同志们,住在农民尹祖陶家受到全家的掩护。敌人几次来搜查,由于尹祖陶派出的小孩子哨兵及时报告情况,避免了损失。尹祖陶一家也很了不起啊!”
《血腥的旗帜》仅油印了200本。在后来紧张的战争环境中都散失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曾多方寻找,仅发现两本。1958年12月,得知原南通军分区参谋长彭友同志保存着一本,另一本是1959年春,在南通市委宣传部部长江行那里找到的。1961年11月底,我到南通出席党史座谈会,遇见江行同志,他把那本珍贵的小册子转送给我并写了赠语:
《血腥的旗帜》在抗日反清乡斗争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由马力同志编辑,铁笔战士颜辉同志刻写印刷出版的。
解放以来,到处搜集,仅发现一本,这一本是从马力同志家里找到了。马力同志于1946年秋病故,此本是他爱人保存下来的。《血腥的旗帜》转到我手,我已保存了两年了,今颜辉从宁来此,特予转赠,以致纪念他的辛苦劳动!
1946年11月24日,年仅26岁的马力离开了我们。得知这一噩耗,我们深为震惊与悲痛。
我和马力同志相处不到两年,他是我的领导,虽然没有和我进行过促膝长谈,但对我不乏真诚关心和爱护。今天,我再次翻阅《血腥的旗帜》这本小册子,捧此遗物深思,忆其音容笑貌。他对《血腥的旗帜》所倾注的心血,我们是永不忘记的,他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的。
抗日战争的胜利,就是人民战争的胜利!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掩护,《东南报》就不可能像一簇战地黄花,傲霜怒放,香溢四野;就不可能像一柄匕首,锋芒锐利,威震敌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