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峥嵘岁月 > 徐海蚌曾树起红十五军军旗
徐海蚌曾树起红十五军军旗
作者:贾清斌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3-13 浏览次数:7079
石梁河暴动遗址纪念碑
徐海蚌地区的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1920年徐州就有了共产主义小组,到1928年徐海蚌特委成立时,这个地区已有党员1600余人。各地农民运动声势浩大,“大领会”、“大鞭会”、“穷人会”、“积聚会”等群众组织在党的领导下,组织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的斗争。凤阳、萧县、宿迁、宿县、邳县、东海等地都先后举行了罢工斗争和武装暴动,并取得了一定的胜利。
江苏省委在1930年5月24日给徐海蚌特委的指示信中认为:徐州地方暴动的客观形势现已更加成熟,要求在全国的中心江苏,建立深入土地革命的苏维埃政权和生长一支新的伟大的红军。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李立三认为全国的革命高潮已经到来,中心城市要首先起义以形成全国革命高潮的中心,一省数省的胜利便可开始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据此,江苏省行委发出了“一个人也要暴动……没有一杆枪也要委派师长”的命令。1930年6月中共徐海蚌特委改名为“徐海蚌总行动委员会”,设军事委员会,特委书记陈资平负责军委工作,专门抓暴动组建红军队伍。军委根据上级的指示,决定在徐海蚌地区普遍组织展开工人农民武装暴动,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陈资平任军长,辖三个师。第一师辖区是砀山、萧县、永城等地,第二师辖区是徐州、铜山、丰县等地,第三师辖区是宿迁、泗县、泗阳、睢宁等县。6月底,军委成员分赴各地,发动民众,做好暴动和建立队伍的准备工作。
1930年7月,红十五军第一师在萧县开始组建。这年6月底,徐海蚌总行动委员会派宣传部长陈履真到他的家乡萧县,在小周庄召开县委会议。陈履真在报告中说,现在全国的革命形势异常高涨,处处都布满了干柴,只要有星星之火,就会成燎原之势。通海地区已经成立了红十四军,党给我们徐海蚌地区的任务是成立红十五军。现在行委给你们的任务是:成立县苏维埃,建立一个红军团。
陈履真的报告一结束,与会的人就沸腾起来了,一致认为成立一个团太少了,要求成立红军师。陈履真看到群众的热情如此之高,就同意了大家的请求。会上决定:在萧县成立红十五军第一师,由张达生任师长,纵翰民任政治委员,团长有许治远等人,并成立了县苏维埃,以纵翰民为主席。会议还决定:7月6日(农历六月十一日)分别在黄口、王寨、永堌三处同时举行武装暴动。李祥龄被任命为红十五军第一师独立营营长,具体负责黄口暴动。李祥龄接到任务后,立即赶回黄口,连夜进行部署。
黄口是徐州西部陇海线上的第一个重镇,驻有国民党第三军第二十七师的一个连,约140人,分别部署在车站的东、西、北部:连部率一个排驻守车站的北面,一个排驻车站的东面,一个排驻车站的西面。加上黄口区队和商团武装,敌人总计约200人,近200支枪。我们仅有短枪两支,土造炸弹48枚,论武器我们处于绝对劣势。我之优势在于群众基础比较好,组织起来的骨干力量有200多人,又将其中的半数编入突击队。通过农民协会的秘密串连,可望参加暴动的工农群众有2000人。国民党黄口区队队长张永祥是共产党员,区队武装基本上掌握在我们手里。商团武装是为商界上层人士保财护院的,一般不介入政治斗争。另外,我们还串连了一部分有战斗胆识的流氓无产者参加,他们拥有一些枪支弹药。经过充分的研究,战斗方案分工到人。李祥昌、李祥龄、包继宣三人各带一队人马分别进攻敌人的三个排和连部。
7月6日上午,暴动突击队员们云集黄口,按计划潜到指定地点,其他暴动队员也佯装赶集来到黄口的街道上。上午10时,李祥龄一声令下,队员们把事先预备好的红布条系在脖子上作为标记,便向敌营房冲去。队员们趁着炸弹爆起的硝烟,边冲边喊“缴枪不杀!”车站西面敌人的一个排还没弄清是怎么一回事,就乖乖地缴枪投降了。车站东面的一个排敌人,听到枪声后夺路逃窜,暴动队员奋起追赶,敌人逃跑不到三里路,就被暴动的群众截住,这一排敌人迫于广大群众的声威,也放下了武器。战斗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盘踞在车站北面的敌连部和一个排敌人还在负隅顽抗,并打死了几名暴动队员。李祥龄看硬攻不行,就采取了围攻和政治攻势相结合的办法,找来了商会会长,让他去喊话,劝敌人投降。敌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终于挂起了白旗。敌人的一个连全部被我们俘获,黄口区队队长张永祥也带着整个区队加入了暴动队伍。
暴动领导人正准备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的主张,鼓励和教育群众加入红军,侦察员报告:敌人的增援部队开着铁甲车已由徐州方向扑来。面对这个情况,红军不得不迅速撤离战场。独立营的几百名战士,集合在黄口南面的陈河岸上,高擎着红旗,刚刚加入红军的敌连部的那个号兵,吹起了军号,队伍在嘹亮的号声中离开了黄口,准备与永堌、王寨的暴动队伍会师。第二天得知这两处没有暴动起来,队伍就在宁园休整召开大会,把地主的粮食、牲口、农具分给贫民群众。红军每到一处,都把地主豪绅的物资分给群众,焚烧田契,群众十分欢迎自己的队伍。
7月9日,队伍行军刚到曲里铺,国民党萧县警备大队就追了上来,两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由于红军队伍是刚组建起来的农民,根本不会打仗,部队伤亡数人后,队伍就混乱了,开始溃散。这时一部分流氓无产者动摇了,连长任爱斯乘机哗变,把装备最好的一个连的大部分人员拉走当土匪去了。领导人看到这种情况,进行了短暂的研究,最后决定先分散隐蔽。
此次暴动,党中央机关报《红旗》在1930年7月19日作了报道:“萧县于6日也暴动起来了,首先暴动队伍占据了该县陇海路重要站黄口,解除了反动武装,分散了该站银物给贫民伤兵使用,随即联合王寨暴动队伍攻进豪绅地主的山寨收缴其枪械,焚烧田契,宣布没收地主土地给农民兵士使用……建立萧县苏维埃政权,这里是红军第十五军第一师的旗帜。”
徐海蚌总行委决定萧县暴动的同时,还决定在铜山县的大湖、贺村、黄集同时举行暴动,暴动部队与邳县的暴动队伍合并共同向铜山发起进攻,并把暴动的队伍编成红十五军第二师,师长由军长陈资平兼任。后来,江苏省委认为,这三处距徐州较近,徐州国民党的军队容易出来破坏,给暴动带来不良后果。在暴动的前夕这三处接到江苏省委的通知,暴动暂停。因此,第二师没有组建起来。
江苏省委对组建徐海蚌地区红十五军特别重视,尤其对三师的组建,因为宿迁的南部与泗县、泗阳交界,是个三不管的地方。同时,地下党的基础雄厚,国民党的统治薄弱,又有洪泽湖这个天然屏障。这个地区封建地主势力虽大,但各不相顾。农民受剥削压迫沉重,反抗性也强,容易发动。为此,省委把这里作为重点暴动区域。在暴动前,省委派陈资平多次来宿迁帮助研究暴动计划,又派徐怀云、赵雪盟二同志到泗县、睢宁、宿迁、泗阳、邳县一带,具体帮助,领导暴动,拉起队伍。徐怀云是黄埔军校第三期的学生,又是江苏省委军委委员,有一定的带兵打仗知识,江苏省委专门派他们来帮助徐海蚌地区组建红军,开展游击战争。徐、赵二人到宿迁传达了省委军委的命令:“组织农民暴动,在徐海蚌地区建立红十五军,宿迁建立红十五军第三师。”该师由汤涤非(黄埔二期学生,1928年回到宿迁家乡做地下党工作)任师长,并担任暴动的总指挥。宿迁县行委书记李慈(李干成)任政治委员,徐怀云、赵雪盟二人负责指导该地区的暴动和红军的组建工作。县行委研究决定:准备在宿迁南部的洋河、埠子和运东大兴集一带同时举行暴动,把红军队伍组建起来。宿迁南部这个三不管的地方,土匪特别多,有几千人。我们只有50余条枪,在当地开展革命活动,若不与土匪打交道是很难站住脚的。暴动队伍在与土匪头子打交道时未能满足土匪的要求,引起土匪不满,结果遭土匪暗算,我们牺牲了十几个人,师长汤涤非负了重伤,暴动计划未能实现,第三师也未建立起来。最后只剩下20多人,在戴文生的率领下,转移到泗县,加入了泗县红军独立师的行列。红军独立师存在短短的几天后也失败了。
在徐海蚌地区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是徐海蚌地区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一次历史壮举,揭开了徐海蚌地区武装斗争的序幕,为后来的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五军组建虽未成功,但她在我党和我军革命斗争史上确有着重大意义,她的业绩将在我军的历史上放射出应有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