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峥嵘岁月 > 腥风血雨见真情 ——皖南事变中人民群众冒死营救新四军
腥风血雨见真情 ——皖南事变中人民群众冒死营救新四军
作者:姜继永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3-25 浏览次数:8075
晋察冀边区军民游行示威,抗议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的罪行
1941年1月4日,新四军皖南部队9000余人在转移途中,被国民党顽固派八个师共八万人重兵包围,经七昼夜血战,部队伤亡很大。叶挺军长临时召开二纵、三纵和教导总队等领导紧急会议,部署余部分散突围。
各部队领导回到阵地后,在敌人眼皮底下进行传达部署,编组突围分队,任命分队负责人,宣布行动纪律,告别牺牲战友,向预定的突围出发地秘密行动。
突围路上,环境险恶,突围人员已是几天没吃上饱饭。在这种困境中,不论是小分队,还是零星人员,都没有忘记自己是新四军,是人民的子弟兵,没有忘记群众纪律。而人民群众,则在四处寻找突围人员,冒死营救。
一纵队特务营突出重围,走进一个深山沟。战士们又渴又饿,派出一个班下山想找户人家买点吃的。找来找去只找到一个烧炭的茅棚,在炭棚里找到一个铁坛,铁坛里装有萝卜干。大家估计是烧炭人吃剩的,便将坛子里的萝卜干倒出来,用这只铁坛当锅烧汤。临走时,他们在坛子里放了三块银元,留下一张便条。“新四军路过这里,吃了你们的萝卜干,烧了一些炭,现留下这些钱,作为补偿。”
特务团一营二连从大康突围,指战员们冒着纷飞的大雪,昼伏夜行,整整走了三个夜晚。到l7日黎明,连队隐蔽在一片树林里休息。连长派了两名战士找群众了解国民党军在这一带搜剿情况,并找点粮食。两个战士沿着山沟找来找去,家家关门闭户,找不到群众。后来找到一个造纸棚子,两个战士走进竹棚,发现一块地上有新土,新土上压着一块大石头。两个战士扒开一看,埋着的竟是一袋黄豆,喜出望外。因找不到主人,战士将一袋黄豆背回隐蔽地。二连战士见到这袋黄豆,个个喜形于色。随这个连行动的团政治处主任蔡园说:“别忙考虑饥肠,先要考虑群众纪律。”蔡主任的话,提醒了大伙。连长、指导员取出两块银元,让那两名战士送回去,然后才将黄豆分给大家充饥。
新三团一营突围到达中村,乡亲们便迎上来,送来一坛坛锅粑粉。显然,这不是一两家能拿得出来的。营长巫希权说:“大爷、大娘,拿来这么多,你们自己吃什么呢?”老人们含着泪说:“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天亮听到枪声,就知道你们在山上打仗,我们早就将干粮准备好了。”巫希权紧紧握住老人家的手说:“乡亲们,新四军是打不跨、杀不绝的,我们一定要到抗日前线去打日本,救中国!”
顽固派的屠刀,割不断新四军同群众的联系,如同将池塘里的藕折断了,可藕丝依然连着。
突围的新四军是天黑走路,走的是山林小道,一旦走错,就会遭到国民党军捕杀。沿途群众只要遇到新四军突围人员,便冒着生命危险,替突围人员带路,当向导。三纵五团一支分队突围不久,在国民党军层层包围的南容村摸到一户人家。进门后,指导员吴长武伸出四个指头,向户主暗示自己的身份。户主点点头,表明知道是新四军突围人员,向吴长武详细说了周围的敌情,主动为他们当向导,成了这支突围分队的活地图。
月亮出山的时候,向导带着突围分队出发了。途经铜山,一条深溪拦住去路,这就是濂水河,河上有座桥,桥头站有国民党军的哨兵,别无通路。向导带领突围队绕过哨兵,下了深溪,利用岸上的树丛遮住身影,靠哗哗流响的水声压住脚步声,涉过濂水,走出险境。吴长武敬佩这位向导,临别时请他告诉姓名,向导豪爽地答道:“姓张姓李都一样,有良心的老百姓,谁不拥护打鬼子的军队?只有良心喂了狗的人,才专门坑害打鬼子的人。”
吴长武感叹地目送这位义士离去,来到铜山岭。山顶有户人家,老乡见来了队伍,便往山林里跑。吴长武不追赶,也不喊叫,老人知道是新四军,才折回来。老人姓徐,家里有三间草房,他将突围分队迎进家,煮了苞米给大伙吃。见突围人员疲劳得很,要留住夜。吴长武推谢道:“大爷,国民党军来了,你们受苦了,我们还是到山林里休息,免得连累你们。”徐大爷说:“说哪里话,你们遭受这么多苦,是谁连累的呢?还不是为了打鬼子,救百姓。这庄上几户乡亲都是可靠人家,你们就放心地睡一宿吧。”一席话,说得突围分队人人热泪盈眶。好多天没吃过一顿热饭,没睡一夜好觉。这一夜,他们在徐大爷家,吃了一顿热饭,睡了一夜好觉,有说不出的舒畅。天一亮,徐大爷将突围分队送到村后一个大山洞里隐藏,让他的小孙女送饭、送信、放哨。突围分队在山洞里住了两天,徐大爷也将线路和沿途的敌情了解清楚。临走时,又把青弋江边一个亲戚介绍给分队,让突围分队找这个亲戚送他们过江。告别徐大爷,吴长武带领分队来到青弋江边的翟村。吴长武按照徐大爷所指,找到徐大爷当船工的亲戚。原来这位船工是位七十高龄的老人。吴长武向老人直说自己是新四军,老人连说:“知道!知道!”
就这样,一支支突围分队,一路依靠群众掩护、护送,穿过国民党军设置的一道道封锁线,过了青弋江,又过长江,到达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