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峥嵘岁月 > 万海峰上将二三事
万海峰上将二三事
作者:徐将润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4-04 浏览次数:7093
万海峰
万海峰13岁从一个放牛娃加入红军,参加了鄂豫皖苏区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以后转战大江南北,参加著名的围攻泰州城,奇袭靖江城等打击日伪军清乡、扫荡的艰苦战斗,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在解放战争中,他几乎参加了华东战场的每一个重大战役,以后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对万海峰上将的功绩,不是一两篇文章能说清楚的。这里,就他善于团结同志,关心干部,坚持党的干部政策,谈点我的切身感受。
悉心爱护老干部
1968年4月,万海峰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委托,以军代表的身份进驻内务部(民政部前身)执行“三支两军”任务。当时,“打倒一切”的极左思潮登峰造极,派性恶性膨胀,内务部陷入瘫痪状态。部里的造反派要坚决打倒内务部的“头号走资派”部长曾山。无休止地批斗,使这位坚强的革命老人度日如年。
万海峰知道曾山是在华中艰苦险恶的条件下从事根据地建设和战争保障工作的老革命。经过调查了解,他认为曾山忠于党、忠于革命的本质未变。因此,他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很高的政策水平,对大量的“揭发检举”材料进行查核甄别,澄清事实真相,并耐心细致地对群众做好团结教育工作,最终在内务部取得共识。以后,曾山全票当选为内务部“九大”代表。
周恩来总理对万海峰在内务部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曾山是当年江西苏维埃的第一任主席,这样的老同志理该为九大代表,你们的工作做得好!”并号召中央各机关向内务部学习,做好各派群众的工作。
曾山夫人邓六金大姐曾深情地说:“如果没有万海峰军代表从政治上、生活上的悉心关怀和照顾,曾老是很难捱过那段艰难岁月的。”
对干部正派公道
1975年秋,万海峰受北京军区党委的委派,处理由总后勤部移交北京军区的总后太原办事处撤销后的干部安置工作。办事处有干部千余名,在“文革”中成了打派仗的“重灾区”,陷入严重的对立。
万海峰率领北京军区机关工作组进驻“太办”后,为取得陷入派性的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唯一可靠的途径是秉公办事。干部安置,他坚持一律以德才为准则,一视同仁,坚决排除一切派性干扰。经过一系列艰苦细致的工作,终于把这个“老大难”单位的千余名干部安排妥当,并避免了后遗症。
万海峰一贯关心、爱护老干部。在北京军区、成都军区工作时,都把做好老干部工作当作自己一份重要职责,他积极为退下来的老同志排忧解难。
每次下部队,所到之处,他都要亲自走访驻地的老干部,一些资深或贡献较大的干部患病,他都要亲自或委托身边工作人员去探视、慰问。他多次调查了解老干部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先后多次向军委、总部写出专题报告,反映老干部的实际困难并提出解决的办法。许多意见和建议都得到了军委、总部的采纳。
在成都军区工作八年,万海峰足迹踏遍云、贵、川、藏边远地区的山山水水,为广大官兵送去温暖,为基层单位排忧解难。他深入实际,关心人、办实事、求实效的优良作风和无限深情,为部队干部战士所称赞。
只要他途经西南、华东、华北各地,总是把探视、慰问当地干休所和分散安置的老干部当作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前些年,万政委与夫人赵政到上海、南京、镇江等南方各地看望北京军区、二十四军的老干部和遗属。这些老同志和遗属对万海峰和赵政的到来都表示热烈欢迎;万海峰夫妇离开时,很多人热泪盈眶、依依不舍。
万海峰上将1990年离休后,仍然把走访老战友、老部属这个“老传统”坚持下来。有人做过统计,他离休后,先后在苏、浙、皖、豫、闽等地看望了五六百位老同志,特别是老干部的遗孀遗属及子女。
古人有言曰:“残月色不改,高贤德常新”。一个高尚的人,始终会发扬优良的道德情操。
(作者系北京军区司令部原四部、通信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