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我与新四军 > 苏中苏北参观寻亲纪行
苏中苏北参观寻亲纪行
作者:李永志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4-04 浏览次数:6956
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后代分会50位新老会员,由副会长乔春雷带队,于2010年11月14日晨从南京启程,车发盐城,为红色之旅拉开了序幕。我的爸爸妈妈,均为延安时期的第一代公安战士,我对新四军的历史、人物知之甚少,我有幸随学习参观团去学习、去感知父辈的浴血历程和辉煌业绩,十分高兴。
盐城新四军纪念馆
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后代分会50位新老会员,由副会长乔春雷带队,于2010年11月14日晨从南京启程,车发盐城,为红色之旅拉开了序幕。我的爸爸妈妈,均为延安时期的第一代公安战士,我对新四军的历史、人物知之甚少,我有幸随学习参观团去学习、去感知父辈的浴血历程和辉煌业绩,十分高兴。
在盐城
车到盐城,我们直奔盐城新四军纪念馆。这是一座现代化的建筑物,抬眼远望,蓝白相间的“N4A”新四军臂章图案,镶嵌在展馆门楣上方,两侧旗形的花岗石阴雕画,艺术地再现了新四军与八路军在白驹狮子口胜利会师,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的历史场面。展馆大厅正面挺立着陈毅、刘少奇、张云逸、赖传珠、邓子恢五位重建军部后的新四军领导人的雕像,我们在此肃立致敬,并献上了花篮。
展览大厅分为六个展厅,展出了新四军在华中坚持敌后抗战八年的1000多幅照片、大批文物史料及一批发绣、铁画、泥塑、油画等文艺作品。展览内容以新四军全面抗战为经、以新四军各师和各个抗日根据地为纬共四个部分。
在参观过程中,许多会员是第一次看到父母当年的照片,对父辈的战争经历,有了更深的感知:春雷的爸爸乔信明,季鲁的爸爸陈同生与养父母季方夫妇,南萍的爸爸吴咏湘与南萍丈夫的爷爷刘先胜,晓宁、景荣姐妹的爸爸妈妈赵俊夫妇,进沪的爸爸张秀龙,江海的爸爸周志坚,严萍的爸爸严光。渤海的爸爸梁从学时任二师四旅旅长,骑在高头大马上好威风呢;南萍的妈妈时任苏浙公学指导员(图片上有公学原址),为淮山的父母牵红线,成就一对革命伉俪……
全团年龄最大的曹琳大姐,皖南事变前夕母亲有孕在身,先从皖南撤到了苏北盐城一带。后来父亲音讯全无,母亲在焦虑与等待中生下了她。几个月后父亲突围回到部队,看见女儿,非常高兴,问妻子女儿是哪天生的,妻子竟回答不出。那时天天都在担忧丈夫,根本没把女儿的生日放在心上。父亲问是三八节前还是三八节后?母亲依稀记得,过了三八节才生的。由此曹大姐至今只知道,自己生于1941年3月8日后,具体哪一天却搞不清了。这是她生平第一次回到自己的出生地盐城。
在海安
午饭后,学习参观团到了海安,参观“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该馆建于1986年,原名“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管理处”,1998年更为现名,张爱萍为纪念馆题名,姬鹏飞为纪念碑题词。纪念馆占地2.1万平方米,建有纪念碑、陈列馆、国防园、广场等。纪念碑碑身是古铜色花岗岩砌成的一把刺刀,高27米,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刺刀”,直刺苍穹!1946年7月13日到8月27日,华中野战军在粟裕、谭震林的指挥下,以3万兵力迎击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12万之众,连续作战七次,连战皆捷,歼敌5.3万余人。延安《解放日报》称作“七战七捷”。苏中七战七捷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范,对解放战争起到了战略试战、战略侦察和探寻战争规律的作用。
从纪念馆出来,暮霭沉沉,华灯初上。为了答谢海安市委的盛情款待,后代分会会员、功勋演员南萍为大家表演了《胶东秧歌》与《当兵的人》,秧歌的柔美娇媚、兵士的刚强果敢,竟在美女身上得以统一;红燕的京剧唱段《爹爹留下无价宝》,让我们这些后代热泪盈眶,父辈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千车万船都载不尽装不完;绿然的《天路》,宁宁的《青藏高原》,把我们带进了神秘浩瀚的西藏原始风情中;继宁的《再不能那样活》,让大家又深思了一番;曹大姐的《情深意长》,深情款款,余音袅袅;凯娃原词,晓宁改编并朗诵的诗《江淮大地抒怀》,让我们激情四溢。我们分会会员集体走上舞台,热情洋溢地唱出了勇往直前的《新四军军歌》。
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
在黄桥
2010年10月,恰逢黄桥战役胜利70周年。15日上午,学习参访团抵达黄桥。黄桥战役纪念馆就位于黄桥米巷10号丁家花园内。1940年秋,陈毅、粟裕等新四军领导人,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了著名的黄桥自卫反击战役,成立了江苏省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黄桥战役贯彻了中共中央“开辟苏北、发展华中”的重大战略决策,开辟了苏北乃至整个华中地区的抗战新局面,为新四军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新四军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2000年黄桥战役胜利60周年之际,纪念馆再次维修扩建,增设陈毅、粟裕塑像,增加了一批珍贵的革命史料和文物。
在告别了黄桥之后,我们来到志愿军杨根思烈士陵园。陵园内,“杨根思烈士碑”碑文为陈毅伯伯手书。杨根思所在部队曾是新四军的钢铁劲旅,1950年10月入朝参战。在围歼咸镜南道美军的战斗中,杨根思指挥全排顽强抗击,直至阵地上仅剩他和另外两名伤员,子弹也打光了。这时,又有40多个美军士兵围攻上来,杨根思命令伤员带着机枪撤下阵地,自己从容地抱起最后的一包炸药,拉燃导火索,纵身扑向敌群,与爬上阵地的美军同归于尽。战后,志愿军总部授予杨根思“特级英雄”荣誉称号,并命名他所在的连队为“杨根思连”。后代分会会员中,忆朝的父亲胡乾秀是二十军五十八师的参谋长,1950年11月牺牲在朝鲜战场上;晓虹的父亲吴书是三十九军一一七师政治部主任,1951年2月10日,在朝鲜战场第四次战役中遭敌空袭牺牲,时年35岁。
后代分会每一位成员在杨根思的墓前敬献花篮,默哀致礼,祭奠像杨根思、胡乾秀、吴书这样的国际主义战士。愿他们在天国安息!愿世界早日实现永久和平!
在郭村
2010年11月15日,是一个平常的日子,但对后代分会会员任小新来讲,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这天是他父亲牺牲64周年忌日。离开黄桥之后,后代分会全体会员来到了泰州市革命烈士陵园,一同为小新父亲扫墓,敬献了花篮与鲜花。当年与小新父亲一起参加战斗的肖克围叔叔,为我们讲述小新父亲牺牲的经过:小新的父亲林之新烈士,原名任瑞林,1939年加入共产党,生前任泰州独立团政治处主任。1946初,林之新带着四连战士驻扎丁许庄,保护群众生产。
1946年11月15日上午,国民党军进犯丁许庄,林之新组织突围,和肖克围带领各自的连队,分东、北两头包抄敌人。肖克围向东十几分钟后,听到北面传来猛烈的枪炮声。林之新正是在向北的途中,遭遇敌人机枪扫射,不幸左胸中弹,牺牲时年仅24岁。在父亲墓碑前,小新低声泣语地倾诉了自己对父亲的敬仰与思念,为父亲献上了一捧金黄色的菊花。
我们最后参观了郭村保卫战纪念馆。郭村是革命老区,1940年7月,苏中第一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江都县人民政府在此成立。新四军老领导陈毅、粟裕、谭震林等,均在此留下战斗足迹。1940年6月28日至7月4日,新四军挺进纵队取得郭村保卫战的胜利,唱响了东进抗日的序曲。乔春雷的父亲乔信明、南萍丈夫的爷爷刘先胜、钱季鲁的父亲陈同生都亲历了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战斗。新中国成立后,郭村保卫战被拍成了电影《东进序曲》,新四军将士的形象再现影幕。
告别江都的接待同志,会员们踏着夕阳回程。红色之旅结束,军魂传承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