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特稿 > 建新农村创致富路的领路人 ——记江宁区禄口街道彭福村党支部书记沈庆喜
建新农村创致富路的领路人 ——记江宁区禄口街道彭福村党支部书记沈庆喜
作者:吴玉忠 谢义林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4-25 浏览次数:7176
沈庆喜
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彭福村,东临秦淮、西连横山,与溧水县隔河相望,是新四军东进后开辟的抗日根据地。直到上世纪60年代初,彭福村依然是经济薄弱的偏僻山村。沈庆喜自1964年担任党支部书记至今,为了富民强村,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在2.3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在他带领下,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全村的经济和社会事业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现在的彭福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荣获“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百佳生态村”、“南京市综合实力百强村”等称号,村民把沈庆喜看作是致富路上的领路人。
克难求进 开拓致富道路
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沈庆喜敏锐地感到城市道路要拓宽、旧房要拆除、楼房要拔高、管道要增大,所有这些都将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极好的出路。村支部经过研究,成立了劳务工程队。工程队以20把瓦刀起家,进县城、闯南京,拆旧房、清窨井、掏粪池、通水沟,干别人不愿干的脏活、累活,凭诚实的劳动,在市区劳务建筑市场站稳了脚跟。又经过添置设备,引进人才,路子越走越宽。目前,劳务工程队已成为三级资质的建筑公司,并繁衍出28个工程队,培育出40多个业主,拥有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吊车等共38台,带动了300多人就业,每年上亿元的产值,成了村级经济的支柱产业,农民致富的主要渠道。集体运用积累资金办起了5个企业,安排260多人就业,每年上交50多万元,实现了强村富民。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2006年,彭福村投资400万元建设了3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200亩花卉苗木基地,在荒滩沼泽地上建设了45亩水产养殖基地,在圩堤上建设了家禽养殖基地,造就了朱春明、严小玲等一批养殖大户,实现了农业增收,农民致富。
造福村民 推进新农村建设
2009年,彭福村级集体收入达到10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万元。沈庆喜想,集体经济壮大了,如何把钱花到农民最想办、最需办的事上去,让村民得到更多实惠?为了缩小城乡差别,沈庆喜请江苏省农科院现代化研究所帮助制定了农村现代化规划,量力而行,逐步实施。
他们抓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造了11公里环村水泥路,实现了村村户户通水泥路;
他们改善居住条件,几年来共建成农民别墅158幢,中心村已形成规模;
他们改善饮水条件,修建了30万立方米的水库,安装了自来水净化设备,自来水入户率达100%;
他们开发清洁能源,为了有效保护禄口机场周边生态环境,农业秸杆循环利用,在沈喜庆的倡议下,2007年投入124万元建成了秸杆气化站,农户像城里人一样用上了管道燃气……
丰富文化生活 提升村民素质
沈庆喜在书记岗位上一干就是40多年。他之所以深受各级领导的信任和群众的拥护爱戴,源于他对知识的渴求,自身素质的提升。因此,他深深感到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提升村民素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凭着自己的恒心与耐力,他为农民实实在在办了几件事:
——建设便民设施。投入324万元建设村民文化活动中心,中心设会议室、电脑室、棋牌室、阅览室、健身房、老年学校等场所;建设了1.04万平方米的农民休闲广场;投入200万元建成了禄口街道彭福社区医院;建设了300多平方米村民食堂,租借餐饮灶具、用具,以每桌30元的收费标准为村民办喜事提供了既气派又便捷的场所。
——建立各类学习场所。村成立了青少年校外辅导站、女职工周末学校、老年学校等。老年学校从2004年开学以来已开设117课时,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和文化生活,入学率达到93%,央视《东方时空》栏目曾做过报道。
——开展文明户评比活动。20年来,老沈带头示范,做到遵纪守法,勤劳致富,执行政策,团结互助,爱护卫生,年年都被评为文明示范户。在他的带动下村两委成员和广大村民都积极参与评比活动。2009年,评选产生文明户212户,从中又评出示范户83户,促进了乡风文明。2009年建立的村史陈列室,教育村民致富不忘本,奋斗永不停,教育后代继承光荣传统,建设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