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绵绵思念 > 阿英在苏北抗日根据地
阿英在苏北抗日根据地
作者:沈伟东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5-06 浏览次数:6890
阿英,原名钱杏邨,安徽芜湖人。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文学史家和藏书家。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常冒着风险,在安徽芜湖、上海等地积极开展革命活动。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阿英根据中共地下组织的秘密通知,毅然携带四个孩子,举家从上海前往苏北抗日根据地。阿英的女儿、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苏州市宣传文化部门领导工作的钱璎大姐,对当年的情景,依然记忆清晰。
阿英,原名钱杏邨,安徽芜湖人。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文学史家和藏书家。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冬与蒋光慈等组织“太阳社”,编辑出版《太阳月刊》《海风周报》等革命刊物。1930年参加“左联”,并任“左联”常委、文总常委,他冒着风险,在安徽芜湖、上海等地积极开展革命活动。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阿英根据中共地下组织的秘密通知,毅然携带四个孩子,举家从上海前往苏北抗日根据地。
阿英的女儿、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苏州市宣传文化部门领导工作的钱璎大姐,对当年的情景,依然记忆清晰。笔者将她亲历亲闻父亲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作文以记之。
被叶飞盛情挽留在一旅工作
1941年岁末,随阿英到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家人,有女儿钱璎、长子钱毅、次子小惠和三子厚祥。钱璎最大,18岁;最小的厚祥只有12岁。一家五口分两次从上海十六铺码头乘船,经过一昼夜的行驶,到达苏北张黄港上岸会合,又冒着黑夜经过一番奔波,到达了苏中三分区新四军一师一旅的驻地。
早就听说过阿英大名的新四军一师一旅旅长叶飞,对于这位大文人的到来非常高兴。叶飞热情地安排了接待活动,他将一旅的战斗、生活情况,向阿英一一作了介绍。
初到根据地,阿英感到这里的一切与上海有天壤之别,而这些都是可用以写作的生动感人素材。令阿英出乎意料的是,叶飞提出希望阿英能留下一段时间,帮助指导一旅的文化工作。而阿英觉得刚到苏北根据地,也极需要了解、熟悉和感受这里的战斗气息,所以就愉快地接受了叶旅长的邀请。对于阿英乐意留在一旅工作的表示,叶飞高兴得乐不可支。于是,他提出请阿英到服务团帮助开展文艺工作。阿英当即表示尽快到服务团参加活动,并安排钱璎和钱毅到服务团戏剧组工作,年龄尚小的小惠和厚祥,则被分配去服务团的少先队那里参加活动。
从此,阿英同子女都穿上了新四军军装,阿英还发到了一支小手枪。钱璎在回忆这段生活时感慨地说:“那时,我们一切都改变了,就连生活方式也变了。”服务团的成员基本上是来自江、浙、沪的知识青年。由于服务团所在地经常处于扫荡和反扫荡的斗争环境,他们就利用战前抓紧学习排练,为战士和当地群众作宣传鼓动性演出。在战斗打响后,他们就担任后勤工作,去打扫战场。战后,又抓紧赶排节目,慰问部队和群众。
这时期的阿英不仅为服务团的戏剧组排戏,还亲自改编了话剧《小奸细》,并加以排练。为了提高多数并非科班出身的演出人员的业务水平,他在简陋的农舍里,开讲中国戏剧运动史课,为大家讲解表演艺术,满腔热情地为大家作辅导。每次演出后,阿英还与农民交谈,征询对演出的意见。他对钱璎说:“从农民的反映看,城里演出的戏剧不宜照搬到农村,我们要好好研究一下根据地的战士和群众所喜欢和接受的状况,只有找准了他们可以接受的内容和形式,才能真正发挥戏剧宣传群众、鼓舞群众的作用。”
在阿英的悉心指导和培育下,原来只是演演小戏和活报剧的服务团,后来也能够演出多幕的大戏了,演出水平大有提高,受到了旅首长和战士、群众的好评。
1940年秋,陈毅、粟裕指挥的黄桥自卫反击战,是新四军打开苏北局面的一次决定性战斗。阿英得知一师一旅当时是这次战役中的主力,便到一旅政治部,请阮英平主任讲述这场战役的经过,还搜集了具体资料和查阅有关档案。当他了解了这支劲旅是从福建老区以一杆枪起家,一直发展到后来改编为新四军一支劲旅的战斗历程后,产生了歌颂弘扬这支部队英雄业绩的强烈责任感。为了写好部队,他不但自己深入到斗争的最前线,还鼓励刚到部队的大儿子钱毅,到前方经受考验。
陈毅与阿英相见恨晚
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很快得到了阿英在一师一旅指导文化工作的消息,托前来军部开会的叶飞,向阿英传达要其到军部工作的指示。这下叶飞只得忍痛割爱了。阿英和四个子女从服务团的所在地泰州地区出发,历时45天,到达了新四军军部所在地。
在一座新盖的茅草屋里,陈毅和夫人张茜热情接待了阿英。性格率直的陈毅,在一番询问阿英前来的路途情况后,就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新四军文化工作的现状和问题。他认为:现在苏北根据地的文艺作品中,反映新四军战斗生活少了,特别是在戏剧方面,更是不夠。为此,他想集中一批文化人,加强部队的文化工作。希望阿英在军部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剧本创作上。
对于阿英的到来,陈毅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为了与阿英联系和交谈的方便,他特地交办将阿英搬到他的临近处居住。只要是夜晚闲暇,他就信步来到近在咫尺的阿英家里,或带口信要阿英到他的家里。陈毅非常健谈,国际国内的大事,从政治、经济到文化艺术,侃侃而谈。阿英多数时间是聆听,可一涉及文学艺术,他的话语也就多了起来。两人每次都谈得十分投机。陈毅知道阿英有不少藏书,他不仅一一阅读了阿英在“孤岛”时期所写的一些抗日剧本,而且还借阅了古典文学作品。一次他阅读了《宋人小说集》《琵琶记》《牡丹亭》,在将书送还给阿英时,还附信写了他对三本书的评价。
陈毅爱作诗,而当时所作的诗多数是在反扫荡作战中骑马走笔写成的,他将这些诗陆续地拿到阿英处请帮助定稿。阿英很喜欢读陈毅气势磅礴的诗歌,在一年时间里,他就汇集了陈毅的20多首诗,并用毛笔工整地抄录在毛边纸上,装订成册,扉页上题了“阿英手录”,还盖上了印章,赠送给陈毅留念。陈毅十分珍爱这册由阿英精心装帧的《陈毅诗集》。陈毅辞世近40年了,可这本珍贵的手抄本,如今依然完好地保存在陈毅的子女那里。
1942年秋天,陆续来到苏北新四军军部的文化人中,还有范长江、贺绿汀、胡考等一批著名文人。陈毅考虑:这些文人可是部队难得的人才,开展军队文化工作离不开他们。于是,他建议在军部西边不远处叫卖饭曹的小村,建立一个文化村,明确由扬帆当“村长”。自此,这些文艺战士就常在一起,研究、探讨部队的文艺工作。阿英这时很忙碌,军部的鲁迅艺术工作团、新安旅行团及三师鲁迅艺术工作团,都邀请他去讲课。陈毅也常来到这个村里,与文化人畅谈,一起下围棋。
这年的11月,陈毅从团结盐阜区各界人士,做好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出发,在盐阜区参政会闭幕后,又倡议要阿英、彭康、范长江、王阑西、白桃、薛暮桥、车载及开明士绅杨芷江、计雨亭等作为发起人,成立了湖海艺文社。阿英起草了六条临时社约,明确规定:愿以艺文为抗战建国服务者,方得为本社社员。后来,阿英在他主编的《新知识》刊物上,特地增辟了《湖海诗文选》栏目。湖海艺文社事实上作为一个统一战线性质的文艺人士的组织,在联络团结各界知识分子,发扬民族正气和爱国主义精神,推动抗日战争这一伟大事业中,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1942年12月初,日伪在盐阜地区的又一次大扫荡即将开始,文化村的文化人属非战斗人员,被安排到阜东县分散隐蔽。阿英被安排到爱国民族资本家创办的华成盐业股份有限公司打“埋伏”。1943年2月中旬,日伪军兵分五路开展了规模空前的春季大扫荡,他们扬言要将新四军消灭于黄海之滨。阿英在华成公司武装的掩护下,与公司总经理张仲惠一家和公司职工,迅即转移到了30里外的海滩边缘与敌人周旋。也就在这时,上海的敌伪报纸刊登了“阿英全家遇难”的消息。
1946年年底,解放战争进入艰苦的岁月,阿英怀着对老区人民依恋不舍的感情,离开了他生活了五年多的苏北老根据地,踏上了去山东的的征途。
1947年3月,阿英到达了已遭到敌人几度轰炸的沂水城,19日终于到达了华中分局的所在地于家湖。23日,他急着去坡庄军部看望非常惦念的陈毅军长。可是,因陈毅在大诸葛北卫生部养病,这天未能见上。谁知,阿英两天后却得到了长子钱毅在淮安前线壮烈牺牲的噩耗,使他异常悲痛。27日,阿英与李一氓、张恺帆等又到军部,终于见到了分别四年多的陈毅军长。陈毅关切地询问了阿英的身体状况,在谈到钱毅牺牲时,陈毅安慰阿英说:“死得很可惜,你要好好地收集钱毅的遗文替他编本集子,好好纪念他。”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文化部个别领导硬说阿英历史上有问题,对他采取了隔离审查。文联有位领导出于正义,亲自找到了对阿英深有了解的陈毅副总理进行调查。陈毅一听大为震怒,当场提笔写了材料,证明阿英历史上没有问题。就在这份材料的结论处,陈毅特别加了三个很大的惊叹号。自此,文化部的有关领导也就不敢再对阿英擅自审查了。1957年的冬天,阿英患了脑血肿在北京医院动了大手术,周恩来得悉后,在百忙之中到医院看望阿英,叮嘱大夫要给阿英进行精心治疗。
根据张爱萍建议创作话剧《李闯王》
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了重大转机,这年3月,郭沫若眼见抗战即将迎来胜利,他以历史学家的远见,考虑了胜利后防止骄傲和腐败的问题,以史为鉴写了《甲申三百年祭》一文,发表在重庆《新华日报》上。在延安的中共中央非常重视郭沫若的这篇文章,不仅在《解放日报》和敌后各根据地党报上予以转载,而且将它作为干部整风学习的参考文件。
根据党中央的部署,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领导干部,很快掀起了学习《甲申三百年祭》的热潮。这时,三师副师长兼八旅旅长张爱萍对阿英说,如能将李自成的历史写成一个剧本演出,这对干部战士进入城市前,将是很好的思想教育教材。阿英听后尽管感到当时的战争环境中,创作剧本困难很大,但一想到写这样的历史剧意义非同寻常,难度再大也应当克服。于是,他凭着自己脑海里积累的资料,加上收集到一些,先编写了一个《李自成年表》,随后很快拟好了剧本的分幕和分场提纲,尔后大约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完成了初稿,接着又作了反复修改。3月初,剧本一定稿,就开始帮助八旅文工队一边排练,一边再作修改。
经过紧张排练,大型历史剧《李闯王》就要演出了。但是,没有室内舞台,没有古代服装,灯光、道具、布景也遇到了困难。经过阿英和文工队全体同志齐心协力,因陋就简,都被一一解决了。5月6日晚上9时,在阜宁益林镇郊外广场搭的土台上,五幕历史剧《李闯王》一直演到了深夜两点才结束,观众有2000余人。
这天,阿英拿了小板凳,就坐在观众中间,边看边注意听取群众的反映。戏一散场,他顾不上休息,就伏在豆油灯下连夜修改剧本。
三师师长黄克诚在演出的第二天写信给阿英。信中说:“这个戏演给干部看,是会有很好影响的。”《李闯王》在盐阜地区巡回演出了30多场,还到苏中东台等地,为一师的指战员演出。1946年后,《李闯王》在东北地区演出了60多场。新中国成立前后,这个戏在华东、北京、上海、南京、昆明等地演出达400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