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特稿 > 一对表兄弟 革命两勇士
一对表兄弟 革命两勇士
作者:俞建华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4-25 浏览次数:6954
李逸民 季步高
浙江西南部洞宫山下,瓯江两岸龙泉革命老区人民一直传颂着“一对表兄弟,革命两勇士”的佳话。他们就是兄长李逸民,弟弟季步高。
李逸民(1904—1982),原名叶书,乳名怡菁。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从事爱国学生运动和革命武装运动的一名老党员,我军久经考验的优秀政治工作领导干部,无产阶级坚强战士。他还是我国当代左手书画的著名将军画家。1982年逝世于北京。
季步高(1906—1928),名大纶,号凌云,笔名布高。1925年赴广州,入黄埔军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著名的省港大罢工和广州起义,历任中共广东省候补委员、广州市委书记兼兵委书记等职。1928年被反动当局逮捕,狱中备受刑讯逼供,至死坚贞不屈,英勇就义于广州红花岗。
李逸民、季步高都是浙江龙泉人,是一对表兄弟,又是同学和诤友,志同道合,两人一起进杭州法政学校、入上海大学、报考广州黄埔军校,同吃同住,形影不离。一起参加革命,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面对敌人英勇无畏,勇往直前。
投身革命 一往无前
1927年11月,为了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在粤系军阀和桂系军阀相互混战,粤军主力离穗之时,中国共产党决定在广州举行武装起义。季步高是行动委员会委员,他积极协助张太雷、周文雍等同志,将铁路、纱厂等各业工人分散的秘密武装组织3000余人,改编为统一领导的工人赤卫队,并加紧军事训练,为武装起义做准备。
12月10日是起义前准备工作最紧张的一天,为了筹集武器弹药,检查落实起义准备工作,季步高废寝忘食地工作。他在广州四牌楼(今解放中路)的指挥部里,对集合在那里的100名赤卫队员进行暴动前动员:“工人同志们,反动派在广东实行反革命政变,先后杀害我们大批的革命同志,犯下了血腥的罪行。我们不能坐着等死,要挺起胸膛去战斗,斩断束缚在我们身上的枷锁,建立起工农民主政权。为广大劳苦大众谋利益,勇敢地起来战斗吧!我们要准备着流血牺牲,胜利一定属于我们的!”季步高慷慨激昂的讲话,大大鼓舞了赤卫队员们的革命斗志。
12月11日凌晨3时许,广州起义的红色信号划破了南方漆黑的夜空,叶剑英领导的教导团首先高举战旗,奔向市区,向重点目标公安局出击。与此同时,分散在市区各地的工人赤卫队如一支支脱弦的利箭,射向指定位置。季步高率领部分赤卫队员由四牌楼向北,经惠贤路(今中山路)直奔维新路(今起氏路)北门,配合教导团攻入敌人最顽固的堡垒公安局。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起义武装占领了珠江以北的广州市区。
广州第一个工农民主政府——广州苏维埃政府,在战火中诞生。季步高被委任为工农民主政府军委会的军械处长,和吴毅、周文雍、陈郁等苏维埃政府成员一道积极协助张太雷工作。仅11日这一天,军械处发放的枪支即达800支,大大提高了革命队伍的战斗实力。他对前来领枪的革命群众一面给予热情鼓励,一面又提出严格要求。有时还手把手地为赤卫队员做示范,指导使用枪支和手榴弹。中午时分,敌军一个团的兵力向白云山偷袭,突然窜到观音山(今越秀山)吉祥路附近。季步高奉命立即率领赤卫队员配合教导团出击,打退了敌人连续的进攻。12日中午,广州各界群众一万多人举行庆祝广州起义胜利暨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当天下午,张太雷在奔赴前沿阵地途中,不幸遭敌人袭击,中弹牺牲。季步高强忍悲痛,率领赤卫队奔向长堤,配合守卫部队与进攻敌人作战。
敌第四、第五军在帝国主义炮舰的掩护下,于13日大举向广州疯狂反扑。季步高率领赤卫队冲锋陷阵,与敌人进行了三天三夜的激战。终因寡不敌众,他们掩护起义部队主力突出重围后,进行转移。
南昌起义后,李逸民继续从事革命斗争,在上海找到了中共组织,担任了中共江苏省委军委兵运委员,在李富春领导下工作。
不幸的是,1928年春,李逸民被英租界巡捕房逮捕,并被引渡给国民党当局,被判“无期徒刑”,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铁窗生活。
坚贞不屈 大义凛然
广州起义失败后,广州党的组织和革命武装遭到了严重破坏,大批革命者惨遭杀害。季步高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白色恐怖下,不顾个人安危,活动于广州郊区西关、高北街等据点之间,勘察情况,部署工作。后市委连续遭到敌人两次大破坏,周文雍、陈铁军等十几个同志先后牺牲。2月10日后,市委委员中只剩下季步高一人,他继续和幸存下来的同志保持联系,秘密集会,交流情况,了解形势,部署新任务,准备新战斗。
3月,季步高兼任市委兵委书记,中共广东省委派吴毅同志前来和季步高重建市委。经过他们艰苦的努力,不久,市委秘书处和职工运动、铁路、运输三个党团组织以及士兵运动委员会都相继建立起来,接着中共广州东区、南区、西区、东部区、南部区、北部区等民委组织也先后重建。在此期间,季步高主持编印《手凿锤》《工农兵》等地下刊物,揭露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激励群众斗志,号召人民起来斗争。他曾冒着生命危险去做国民党士兵工作,还指派一些党团员骨干打入敌军内部,努力从各方面扩大党的秘密武装力量。
1928年4月15日,季步高当选为中共广东省委候补委员,他以坚定不移的精神坚持在广州进行地下工作。7月,季步高抵达香港,向省委负责同志汇报并请示工作,不幸被捕,尔后,又被引渡到广州。敌人先后囚禁刑讯季步高三个月之久,施以“火烧”、“吊飞机”等酷刑,但季步高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同年冬的一天,党的忠诚勇士季步高走上刑场,从容就义于广州红花岗,时年23岁。
铁窗十年 坚持斗争
1928年春,李逸民开始了长达十年的铁窗生涯。在狱中,他积极组织难友开展对敌斗争,争取改善狱中伙食和其他应有待遇的权利。当时狱中伙食极差,吃的是烂白菜、烂萝卜和发霉的大米,难友们过着非人的生活。有一次,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爆发了要求改善生活待遇的罢饭斗争,难友们喊着口号,他领着共产党员还唱起了国际歌。后来,监狱答应一些条件,伙食有了改善。又一次,在狱中党支部的领导下,让各监房派出代表一起向监狱当局提出十六条要求,包括准许向家里写信,准许买外边的书籍、报刊等。监狱方面没有答应,于是又开展绝食斗争,后通过新闻媒体的声援,迫使监狱方面作了让步。
李逸民在狱中除随时宣传共产主义,组织难友们进行斗争之外,对同志们也极其关心爱护。每次表哥给他寄钱,他除了留下买书的钱外,把余钱都交给党支部安排,用在病情危重和营养不良的同志身上。
国民党的监狱除了硬的一面外,还采取软化的手段,请了牧师,宣扬上帝主宰一切,一切听从天命。李逸民等在狱中发动难友给予坚决的抵制,狱中党支部利用与外界的联系渠道,购买了进步书刊,给同志们秘密传阅,以了解国内外形势,提高思想认识。李逸民每天除了锻炼身体之外,就拿起书刊,如饥似渴地阅读,他认真研读了当时能够得到的所有进步书刊,并从当时公开发行的读物中了解信息。
生命不息 战斗不止
1937年秋,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李逸民经组织营救出狱。由于在狱中苦学十年,书越积越多。出狱时他一个人的书竟有一马车。李逸民出狱后,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李逸民晚年体弱多病,仍担任了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革命史副组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政治部顾问等职。
他既有武略,又有文才,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喜欢并擅长诗画。他的画,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有较深的造诣,在军内外享有盛誉。
1981年,李逸民身染沉疴,回顾一生革命历程赋成《怀乡》一首:一别寒门六十年,关山风雨历奇艰。揭竿不减终军志,逐鹿长挥祖逖鞭。飞越大江临闹市,屏藩新鼎戍雄边。是非成败何须问,万里归来万物妍。1982年6月5日,他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
1982年12月7日至21日,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和总参谋部政治部联合举办了《李逸民遗作展览》,国防部长张爱萍题词:“艺与人共长青”。总参谋长杨得志题词:“革命战士能文武,左手书画有奇才”。李可染先生亦称其:“笔墨精神立,刚云骨气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