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八路军新四军将领与炮的故事


作者:王辅一 张学亮   责任编辑:赵雨希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7-28   浏览次数:8366


    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新四军用炮打日伪军的坚固碉堡,十分有效。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特将我们在研究军史过程中碰到几位战将与炮的故事,略加整理奉献给读者。


铁军精神助力红帆向深蓝 ——中共海上抗日武装斗争研讨会侧记


作者:金锋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7-27   浏览次数:8370


  由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参考消息报、新华网、北京新四军研究会联合举办的中共海上抗日武装斗争研讨会,2015年717日在北京西郊武青会议中心会议大厅举行。


烽火三月——淞沪抗战记事❻


作者:徐志耕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7-26   浏览次数:8376


  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原副主任、国家一级作家徐志耕的长篇纪实作品《烽火三月》选载至此结束。


我这一生没有白活——访参加抗战阅兵的老党员殷寿松


作者:沈为民 季明 陈曙光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7-22   浏览次数:8381


    欣闻90岁老党员殷寿松,入选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抗战支前模范乘车方队,到首都北京参加阅兵活动,我们于“八一”前夕驱车前往滨海县界牌镇镇南村实地采访。


徐木匠回报老区 荒山成了摇钱树


作者:石守京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7-22   浏览次数:8392


  海拔200多米的山场,环山开成一层层梯田,栽上一排排树苗,100多公里银灰色的水泥路,酷似蜘蛛网布满全山,一道道砖砌的踏板绵延数百米,承载管护人员坚实的脚步。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勇敢肩负历史重任


作者:朱文泉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7-22   浏览次数:8360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北京新四军研究会、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和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纪念报告会暨书画展,以此来纪念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光荣时刻,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同仇敌忾打豺狼 古镇邵伯铸辉煌


作者:史昌源 吴敦和 戴保根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7-21   浏览次数:8388


     “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这是元代赵子昂为邵伯的明月楼撰写的一副楹联。经过800年岁月的洗礼,今日的邵伯更是旧貌换新颜,增添了新时代的风姿,其抗日斗争史和“苏中七战七捷”的红色旅游资源,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旅游爱好者。 



苏中抗战的一员猛将——刘飞


作者:陈立 黄文明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7-21   浏览次数:8443


    1939921日,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政治部主任刘飞在江阴顾山战斗中身负重伤,被护送到阳澄湖畔的新四军后方医院医治,在这个医院疗伤的还有夏光、黄烽、吴立夏等36个伤病员。此时江抗主力西撤,环境十分险恶,在地下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帮助下,刘飞领导伤病员在芦苇荡中坚持斗争。


开罗会议、密苏里舰受降的亲历者——杨宣诚将军传奇


作者:刘顺发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7-19   浏览次数:8420


  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上,值得人们崇敬和永远怀念的英模、为国捐躯的烈士,很多很多,其中有一位,既出席了开罗会议,又参加了密苏里号舰上受降仪式的特殊人物,更应该受到国人的敬重,他,就是国民政府中将高参杨宣诚。


梁希雄智斗叛徒


作者:魏冉   责任编辑:赵雨希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7-19   浏览次数:8389


    一到东台,梁希雄就将近期情况汇报给县委联络部,上级安排他掩护联络员于铁到西溪执行任务。梁希雄在城里为于铁安排好住处后,到绸布庄打听伪三十八师师长赵军山的消息,结果无功而返。绸布庄不远处就是日军宪兵队,梁希雄万万没想到,竟然在街上遇到了叛徒周铁!


共有: 3764 条记录 210/377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上5页   206   207   208   209  210 下5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