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重点推荐
世界热评朱文泉上将《岛屿战争论》提出的推进“世界大同”的建议(一)
作者: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 日期:2014-12-30 浏览次数:8047
南京军区原司令员朱文泉上将的军事理论鸿篇巨制《岛屿战争论》出版后,引来了联合国官员、各国驻联合国外交官及各国政要的广泛关注,目前已有联合国及163个联合国会员国政府及其官员在网页发表评论,表达对朱文泉将军观点的赞同和支持。
决不能吃党的饭砸党的锅
作者:田之章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2-24 浏览次数:8040
外敌强攻不足畏,木马藏奸最可怕。对那些吃党的饭砸党的锅的人,不但不能给饭吃,还必须夺下他的饭碗;“砸锅”者肆无忌惮,“砸碗”就决不能手软!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作者: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 日期:2014-12-13 浏览次数:8036
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现场国旗下半旗。广场西侧巨大的“灾难墙”,灰黑的底色映衬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14个白色大字。一万名各界代表胸前佩戴白花,静静肃立。
血证
作者:徐志耕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2-10 浏览次数:8111
石头城中的退休工人吴旋,作为《屠城血证》中的生活原型——一个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了16张日军南京大屠杀照片的中国人,又一次体味了雪耻和复仇的情感。记忆像那些照片一样难忘。
幸存者说——“南京大屠杀”亲历者采访记②
作者:徐志耕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2-04 浏览次数:8067
1937年12月13日,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剜心割肺的血写日子。就在这一天,侵华日军攻占了中国的首都南京,就从这一天起,丧心病狂的日军制造了举世震惊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在四十多天里惨绝人寰地杀害了我30万同胞。
张尚明创作的紫砂艺术荣获精品博览会金奖
作者: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传媒网 日期:2014-11-03 浏览次数:8049
意象画派创始人、著名画家、工艺美术家张尚明创作的紫砂艺术孤品壶《壶经》、《汉爵》和青瓷艺术孤品《生命放光》荣获第十六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
幸存者说——“南京大屠杀”亲历者采访记①
作者:徐志耕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0-30 浏览次数:8111
1937年12月13日,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剜心割肺的血写日子。就在这一天,侵华日军攻占了中国的首都南京,就从这一天起,丧心病狂的日军制造了举世震惊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在四十多天里惨绝人寰地杀害了我30万同胞。
有一种使命叫起飞:85后女飞行员的速度与激情
作者: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 日期:2014-10-14 浏览次数:8040
中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这个称谓淬出金属的光芒,深藏着神秘与浪漫。铁翼蔽空,凌云御风,燃烧的鹰隼,一次次掠过鲜花和阳光。
新四军烈士名录沪上首发 新四军广场成游客最多红色景点
作者: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 日期:2014-10-13 浏览次数:8048
2014年10月12日上午,福寿园新四军广场回荡起234位(部分)新四军烈士的名字。“新四军成立77周年暨新四军广场九周年庆典”在福寿园新四军广场隆重举行。
归来
作者:徐志耕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2014年第10期 日期:2014-09-30 浏览次数:8096
军旅作家徐志耕的纪实新作《归来》,用饱含深情的笔触,讲述了牺牲在台湾的红色特工、华东军区海军部联络处高级情报员戴龙(江苏阜宁县人)的英雄传奇,及烈士忠骨历尽曲折终在2014年5月回归故里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