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保卫半塔集反韩顽


作者:王敬群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2-15   浏览次数:8407


    我参加革命时只有10岁,在苏区做儿童团工作,15岁转为共产党员,是红一方面军少共国际师里年龄最小的一个,当时的师政委是肖华。我经历过五次反围剿,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土楼的蕉语


作者:章熙建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1-28   浏览次数:8400


  后来成为新四军女兵的林叶,此时还是一个小姑娘。一次美丽邂逅,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中日战略选择与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反思中日甲午战争


作者:刘丽群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1-28   浏览次数:8425


  甲午战争中国的战败,标志着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失败。但是,也正是甲午战争的失败逼使沉睡的中国觉醒。中国从此开始了救亡图存的自强运动。


铭记历史,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作者:新四军老战士 施光华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1-28   浏览次数:8420


    9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纪念这一日子,我总要想起日本帝国主义犯下的滔天罪行,总要缅怀并肩战斗的战友和英雄烈士,总要为中华民族在抗战中凝聚起来的万众一心、坚忍不拔的精神所激励鼓舞。


李绅给我们的启示


作者:王厚明 王建军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1-28   浏览次数:8404


  有一首家喻户晓的古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绅。他还有一首诗也颇为感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从这两首诗读来,李绅应该是一个关心农民疾苦之人。


欢呼“正能量”


作者:黎 清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1-28   浏览次数:8441


   “正能量”一词在2012年网络十大流行语中位居榜首,是中国亿万人民耳熟能详的词汇之一。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都在讴歌“正能量”。


送唐述棣将军远行


作者:丁星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1-28   浏览次数:8485


    唐述棣,1923年出生,2014717日辞世。作者丁星同志与唐将军在编纂《新四军》历史资料丛书中相逢,得以深入了解将军。对于公开记述中忘却唐将军领导编纂新四军史的特殊贡献一节,深有感触,特撰文记之。


铭记英烈 坚守信仰


作者:本刊编辑部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1-26   浏览次数:8405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决定,将930日确定为烈士纪念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有了这个庄严肃穆的纪念日,就有了追思英烈、悼念英雄的平台,这对于大力弘扬英烈精神、革命传统,传承中华民族血脉,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实现中国梦的热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将军:故乡金寨请您放心——金寨纪行


作者:刘顺发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1-25   浏览次数:8414


    金寨,是詹大南将军的故乡,也是洪学智、皮定均、陈先瑞等59位开国将军共同的故乡;金寨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


抗战中的淮阴敌后战场


作者:柳宏为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1-22   浏览次数:8447


  本文全面地叙述了以淮阴(现淮安)为中心的淮海敌后抗日战场上新四军和根据地军民的重要军事、政治活动,付出的重大牺牲,做出的无私奉献,发挥的特殊作用。


共有: 4386 条记录 237/439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上5页   236  237  238   239   240  下5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