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在脱贫攻坚中建功立业——读《苏北老区的大学生村官》一文的体会


作者:叶剑文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8-10   浏览次数:8687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如何打赢疫情影响下的脱贫攻坚战,将是一项艰巨而又光荣的考验。我作为柴垛村党支部副支书、监委会主任、民政委员、网格长“四责加肩”,义不容辞地接受真正的脱贫攻坚的“大考”。


新四军老战士和大学生村官的“三笑”情缘


作者:裴义红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8-09   浏览次数:8942


    这是新四军老战士真情关爱一个大学生村官的故事。


浙东义士吴山民


作者:丁星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8-09   浏览次数:8617


    由中共义乌县委领导的这支抗日武装,从组建到发展壮大,得到了曾任义乌县县长的民主人士吴山民的鼎力相助和积极参与。义乌、金华、浦江的老百姓,甚至称他们为“吴山民部队”。


“铁军村”的“铁”村长


作者:张爱东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8-08   浏览次数:8611


    抗日战争时期,宝应县安丰区太晋乡的固晋村,粟裕率新四军第一师、苏中区党委、苏中行政公署、苏中军区及其大部分直属机构驻扎在这里。固晋村是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大本营,因而成了名闻遐迩、名副其实的“铁军村”。


吴显超的传奇人生


作者:严小平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8-08   浏览次数:8506


    1941年,新昌刘门坞村遭受日军焚烧抢劫,时年22岁的吴显超凭着一股爱国热情,变卖家产,自发组建了一支地方武装。


战俘——一个不能回避的话题——新四军老战士吴金锋潜心研究战俘问题


作者:吴鹏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8-07   浏览次数:8600


    2010年,父亲把他多年调研与思考的志愿军战俘问题笔记及他所写的诸多研究报告、文章、材料等全部整理上交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不仅让这些记述着事实与鲜血的材料与历史永存,而且为后人继续研究与完善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素材与依据。


华东保育院创办始末


作者:张雯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7-31   浏览次数:8686


    为了解决干部的后顾之忧,华东局领导决定成立华东保育院,把孩子集中管理起来,使干部安心在前线打仗和工作。


八一,我把军人敬仰


作者:趙裕祥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7-31   浏览次数:8661


《铁军》2023年第8期


作者: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7-28   浏览次数:8582


全人类的祭奠


作者:徐志耕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7-25   浏览次数:8455


    12月13日,这个血泪凝成的日子,已经法定为国家公祭日。这一天,群山低首,山河呜咽,警报声响彻长空,14亿人垂泪默哀,出席祭奠仪式的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大屠杀幸存者和他们的后人,有工人、农民、学生和干部,还有来自五洲四海的外国友人。


共有: 3821 条记录 57/383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上5页   56  57  58   59   60  下5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