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两代人的婚姻


作者:刘晶林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6-25   浏览次数:208


    我爷爷、奶奶、父亲、母亲的婚姻,都是当年在部队,组织出面给予安排的。在现在的年轻人看来,也许不可思议。但那时候战争使两代人婚姻的过程,变得简单了许多。


蓝田宋家,领袖为之吟诗的村庄


作者:陈建红 黄建明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6-25   浏览次数:231


    白塔河畔,鞍岭脚下,血防源头。因为崇敬,因为探寻,我们来到余江区平定乡蓝田宋家村。五月端午,这座安静栖居在余江广袤田野上的村落,犹如一幅秀美的画卷,铺展在眼前。


“稻鳖共生”,绘出乡村振兴路


作者:陈建红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6-24   浏览次数:194


    夏至时分,记者来到余江区锦江镇灌田村神农氏生态农业公司“鳖稻共生”养殖基地,只见稻田中浅绿鹅黄,水洼处波光粼粼,微风吹起,荡漾着一阵阵绿色的波浪。目光穿过正在拔节的禾苗,立在水田中的几位农民忙着整理网箱。


有一种幸福叫拥有红色


作者:姜翠萍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6-23   浏览次数:188


    有一种精神,穿越岁月的云烟,日久弥新;有一种传承,历经时代的风雨,更臻醇厚。对于老区人民来说,拥有红色,就是一种最美的幸福。


英雄父亲张如江


作者:张亚红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6-23   浏览次数:217


    因战伤留下疾病,父亲56 岁去世,距今已经38年。人走了,父亲张如江的故事留下了。


新四军百岁老寿星:王猛


作者:王路奇 王正国 沙舟仁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6-20   浏览次数:299


    王猛,生在世代农民家庭,曾是抗大五分校学员,在苏北新四军游击大队投身抗日斗争。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时,他这样表态:“打鬼子决不做孬种。”县委书记听后带头鼓掌。


在拼搏中绽放史志芳华


作者:姜田兵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6-20   浏览次数:211


    时光飞逝,我已在史志工作岗位上度过了26 个春秋。1995 年10 月,时任泗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党史办主任周以美在会上提出“自加压力,争取主动,团结拼搏,争创一流”的口号,成为我的座右铭,始终激励着我奋力拼搏,攻坚克难。


新四军曹甸战役为什么失利?


作者:刘维荣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6-19   浏览次数:333


    组织曹甸战役以消灭韩德勤部队“彻底解决苏北问题”的建议,起初是由中原局书记刘少奇提出来的,是华中总指挥部和延安中共中央之间通过20 多天的反复商讨后确定下来的。


“三八大盖”显神威


作者:姚云炤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6-19   浏览次数:318


    由于“三八大盖”生产时间非常长,除日本军队自用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也改变口径销售到欧洲国家,曾大量装备了国民党军队。


女护士们的长征路


作者:吴晶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6-18   浏览次数:230


    这支队伍中有7 名女战士,被同志们称为红二十五军“七仙女”看护班。这个看护班属于军医院编制序列,院长是钱信忠。看护班的成员有:班长曾纪兰,副班长田希兰、护士张桂香、曹宗凯、戴觉敏、周少兰、余国清。


共有: 3809 条记录 6/381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上5页  6  7   8   9   10  下5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