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山林永相依
作者:谢蓉 钱书琴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10-26 浏览次数:8103
新四军苏中部队接管新丰“淮南纱厂”
作者:陆中伟 责任编辑:姚云炤 孙加永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6-16 浏览次数:8279
解放前淮南工人所形成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曾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淮南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谱写出了一曲又一曲新的篇章。
对概括新四军铁军精神的再认识
作者: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5-19 浏览次数:8124
新四军铁军精神,似可归纳为这样四句话:听党指挥铁的信仰,报国为民铁的担当,逆境制胜铁的意志,集中统一铁的纪律。
抗战时期华中的爱国民主人士
作者:徐君华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5-04 浏览次数:8073
上层民主人士大多有资产、有身份、有声望,他们是社会名流。有广泛的社会关系,有丰富的社会阅历,有一定话语权。他们的政治态度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当地社会产生影响。因此军政官员倚重他们,下层群众景从他们。
从传奇侠士到共产党人的华丽转身——记合肥市首任市长郑抱真
作者:陶余新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4-12 浏览次数:8215
郑抱真是一位传奇式人物。在那个风云多变、政局动荡的年代,他从迷茫彷徨到奋起觉醒,从爱国人士转变为中国共产党人,最终成为一名江淮抗日名将。
新四军对新中国教育事业的贡献
作者:徐君华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3-07 浏览次数:8074
新中国成立后,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许多新四军老战士转入了文教战线,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他们有抗日根据地办“抗大”、党校和各类专业学校的办学经验,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办学和教学中去,为新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铁骨忠魂留青史——“天下第一场”友谊农场场长王正林的故事
作者:姚定范 黄朱清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2-27 浏览次数:8203
王正林1919年生,河北赵县人。读高中去了北平,参加过“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卢沟桥事变之后,跟随平津地区流亡的学生辗转来到武汉,在铁矿区打工时,秘密参加抗日宣传活动,1938年5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向着泾县进发
作者:黄启量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2-08 浏览次数:8055
1938年10月,孙晓梅接到堂弟的一封信。堂弟在信中叙说他已从延安到了皖南,在新四军教导队里工作,让她动员家乡青年,去皖南参加新四军。读完信,孙晓梅心中一阵激动,这正是她心驰神往的地方。
痛悼孟军
作者:丁星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2-01 浏览次数:8159
2020年的春节很不寻常。从武汉起源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引发了全国一场防控疫情的战斗。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最先被这种瘟疫夺走生命的武汉居民中,有我的老战友孟军。刚过米寿的他,于1月23日逝世。23日,即除夕前一天,正是武汉封城的那个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