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英雄热血洒东海——忆“华东战斗英雄”林茂成
作者:周永章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09-06 浏览次数:6386
林茂成1924年生于山东沂水县桃花坪一个贫苦家庭。1938年10月参加八路军,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洛阳营”营长等职。
从毛泽东30份电文看苏中战役在新中国诞生中的战略地位
作者:何璐维 何苏平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09-02 浏览次数:6370
苏中战役,是全面内战爆发后,粟裕在华东战场指挥的一次较大规模的初战,带有战略侦察的性质。本文从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起草的30份电文,解析苏中战役在新中国诞生中的战略地位。
风雨见证“十三坟”
作者:赵东云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08-17 浏览次数:6378
2016年3月,合肥市新研会一行人对“十三坟”进行实地探访、考察,该会研究人员撰写了《探访十三坟:揭开一段尘封的历史》一文,从而确证马湖“十三坟”为当年新四军烈士的埋葬地。
陈毅与上海解放初期的社会治理
作者:何云峰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08-11 浏览次数:6393
上海解放初期,在新四军老军长、上海市市长陈毅领导下,人民政府在社会治理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将民生凋敝、污浊不堪的旧上海变成了人民安居乐业、风清气正、欣欣向荣的新上海。
新四军文艺工作者为新中国文坛作出新贡献
作者:徐君华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07-20 浏览次数:6397
新四军的文艺工作者,在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创作了大量文艺作品,对动员群众,鼓舞军民,瓦解敌人,配合军事斗争,促成新中国的诞生起了积极作用。
浙江新四军传承部队为迎接新中国诞生而战
作者:高三山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07-20 浏览次数:6368
抗日战争胜利后,苏浙军区部队奉命北撤,同时留下少数党政军领导干部在原地坚持斗争。全面内战爆发后,他们在上级的领导下,重建革命武装。
苏皖边区政府的实践为新中国治国理政提供经验
作者:柳宏为 於剑山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05-11 浏览次数:6420
苏皖边区政府是华中解放区的一个统一的、民主的、地方性最高联合政府。她于1945年11月1日在江苏淮阴成立,标志着抗战胜利结束苏皖边区进入了一个和平民主建设的新阶段。
新四军为新中国准备了一批经济建设人才
作者:卞龙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05-10 浏览次数:6378
新四军在建军之初就重视吸收知识分子和优秀人才,其中包括一些研究中国经济并有相当理论建树的专家。他们参加新四军后,对于稳定和发展根据地的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作出了贡献。
黄河故道不老松——走访革命老人管保俊
作者:杨红梅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04-22 浏览次数:6371
望着这位革命老人,望着他身后的小瓦房以及房后的松林,望着不远处的黄河故道,我浮想联翩。管老,真是一棵黄河故道边的不老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