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铁军精神进校园


老青结对交流的故事


作者:王经文   责任编辑:赵雨希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4-12   浏览次数:8393


    我有幸和上海江苏路街道宣传科青年干部沈晓冬开展老青结对交流学习,已有七八年了,坚持每月一至二次互动交流。长期的坚守,老青干部都有所进步。2013年,小沈和我被江苏路街道办事处和长宁区关工委评为先进工作者。回顾我们的交流学习,有几段令我印象深刻的经历。


我的梦——培养学生的军人情怀


作者:华再清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2-19   浏览次数:8378


  几多春华,几多秋实,常州市武进区第三少年军校暨东安实验学校自上世纪80年代创办少年军校以来,每个从这所学校走出来的孩子都洋溢着军人的坚毅气质和报国的热切情怀,立志长大后为建设和保卫祖国做一名光荣的军人。


永埋心底的军功章


作者:李云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5-10-22   浏览次数:8381


  这是一份令人动容的伤残报告单:右手中、小指坏死,活动不便;头顶颅骨被削去一块,留有鸡蛋大小的疤痕;X光片显示第7、第8、第9、第10胸椎严重变形;右耳完全失聪,耳廓被削去一块;鼻梁被打断,留有明显疤痕;右面颊至左面颊被打穿,半口牙被打掉;右小腿贯通伤……


仁义之师的力量


作者:皖西学院 张明明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5-10-20   浏览次数:8378


  战俘问题是任何战争都避免不了的。对待战俘,刀剁斧劈,车裂坑埋,古已有之。日本在发动侵华战争时期,对待被俘的中国军民更是惨无人道。那么,我们是否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来对待日本战俘呢?


“七女跳崖”照人生


作者:朱红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9-18   浏览次数:8447


  什么是美丽的青春?什么是美丽的人生?这是我们年轻人都会思考的问题。而我,也曾为这些问题深思过、困惑过。但在今年春天,当我到新四军旧址考察,了解到“七女跳崖”的故事时,我找到了答案。


铁军精神激励我成长


作者:黄瑶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9-10   浏览次数:8378


   我只是几千万大学生中的普通一员,我知道只有继承和弘扬铁军精神,去争取胜利,踏实、坚定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才能不断地成长、进步,才能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能力,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做出应有的贡献,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皖留”


作者:汪进君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8-17   浏览次数:8389


  说到“新四军”,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有所了解,但是说到“皖留”,知道的人就不多了。194114日,蒋介石为了实现在抗战中削弱共产党的目的,命令新四军限时北渡长江。当时驻在云岭的新四军军部撤走时,将8个婴儿留在了老乡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皖留”。


爷爷教我一首歌


作者:张茜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8-14   浏览次数:8382


  “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琅琅上口的歌词,激昂雄浑的旋律,常常让我情不自禁地大声哼唱,以至于我那些室友们都诧异地问道:“这是什么歌?难道比周杰伦、孙燕姿的歌还好听?怎么让你如此痴迷?”


外公送我的宝贝


作者:张曾植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8-06   浏览次数:8380


  我的外公是一名新四军老战士,是一位将铁军精神融入血液中的人。今年过年的时候,外公郑重地送了我一件礼物——一个红色的木头盒子。


歌唱祖国


作者:盐城市实验小学 唐苗苗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5-20   浏览次数:8378


    今年的十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华诞60年,你看我的祖国,田野五谷丰登,青山郁郁葱葱,江河渔舟唱晚,城市璀璨霓虹。东西南北中,56个民族唱着那首激荡人心的歌:“五星红旗,你和太阳一同升起,记载着中国每次胜利……”


共有: 81 条记录 5/9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1   2   3   4  5 下5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