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周汉清”请 “医生


作者:古月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2-10   浏览次数:7851


  周汉清是新四军皖南抗日游击队指挥机关中的一名警卫员。当时周汉清除保卫首长和机关的安全外,还要四处寻找吃的。大伙住石涧,吃野菜,嚼葛根,处境十分困难。最怕的是出伤病员,那时机关既没有卫生员也没有药,谁受了伤或者生了病,大家只有干着急。


捉迷藏


作者:胡明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2-01   浏览次数:7848


  皖南事变中,新四军二纵队三团是前卫部队,他们在丕岭受到袭击后,和敌人浴血奋战三天,抢占了制高点。


活捉日军仨军官


作者:晓洁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1-27   浏览次数:7852


    抗日战争进入最关键、最艰苦的1942年秋,新四军四师为了彻底摸清宿东一带的日军行动和兵力部署、武器装备等情况,彭雪枫师长给宿东县抗日游击大队下达了一项任务,要求他们抓几个日军少尉以上的军官交给师部,并明确不能有受伤的。


“兄弟俩”两进泗县城


作者:王秀英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1-25   浏览次数:7843


    1943年农历812日上午,新四军泗南县总队便衣侦察班接到上级第十一旅旅部的命令,要在7天内摸清泗县城内日伪军兵力、装备情况,朱长露时任便衣侦察班班长。


打入敌伪情报室


作者:恒阳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0-30   浏览次数:7845


  1940年唐意成参加革命工作后,受党组织的派遣,在如皋、南通一带与土匪、日伪军打了近五年的“交道”。日军投降前夕,新四军苏中部队在解放了兴化、东台之后,又来到如皋城外围。如皋县委敌工部领导找唐意成谈话,说新四军很快就要打如皋城,组织上决定派你打进如皋伪十九旅情报室,为解放如皋城作内应。


抗日小英雄姜墨林


作者:李燕洁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0-30   浏览次数:7856


      年轻的东北抗联英雄姜墨林牺牲时,年仅19岁。他11岁就参加了抗日儿童团,他聪明伶俐、勇敢顽强,在和敌人的作战中,为了不被敌人抓住,他忍着剧痛将最后一颗子弹射进了自己的胸膛。


两位值得怀念的日本军医


作者:吴鸣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0-29   浏览次数:7887


    在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中,不乏有良知、正义的日本人,他们反对战争,同情受难人民,对日军的残酷暴行羞愧和自责。山口辰太郎、佐乡渥洋子,两位日本军医的事迹令人感动。


十八岁的记忆


作者:梅珍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0-23   浏览次数:7842


    1941年初冬,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机关渡江北上,组织上决定卫生队医生牟桂芳留在疗养队,医治和看护二十几个伤病员。一个暮色苍茫的晚上,疗养队分乘五条小船,向着茫茫的长荡湖进发,准备在湖里“埋伏”下来。


油山上的年夜饭


作者:胡居成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0-20   浏览次数:7847


    1936年冬,赣粤边区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方圆百里的茫茫油山,成了一片银色的世界。树枝上、悬崖上,挂着一串串晶莹透亮的冰棱。寒风吹来,冰棱相互撞击,发出清脆的响声,有的拦腰撞断了,“哗啦”一声,直坠山谷,溅起一束束白色的冰花。


童养媳参军


作者:朱根兴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0-15   浏览次数:7840


    1945年春,新四军第十六旅军工厂驻扎进浙江长兴县一个叫下天井湾的小村。这里四面山峦起伏,满山是不见尽头的高大毛竹,山下流水潺潺,一些不知名的鸟儿终日不知疲倦地唱着动听的歌,环境十分幽静。


共有: 134 条记录 10/14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上5页   6   7   8   9  10 下5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