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抢先生


作者:缪荣株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3-24   浏览次数:8065


    新四军老一团一连连长牛二满目不识丁,战士们也是田鸡翻跟头——白大肚子的多。全连找不出一个识字的,牛二满心里那个急啊!


两张《新四军女兵》照片背后的故事


作者:左中仪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3-22   浏览次数:8161


    《新四军女学员》照片虽然有明显的摆拍痕迹,但其中人物生动自然,是在演唱中的瞬间被抓拍定格,从中可看出拍摄者的精湛技巧。


小鬼杨毅——一个新四军卫生战士的故事


作者:黄朱清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3-16   浏览次数:8096


    杨毅,1928年生,安徽巢湖人。第一次听到有人喊他小鬼,他心里很不开心。那是1941年,13岁的杨毅因家境贫寒,过完春节去巢南找到了新四军巢湖独立营。营长问:“小鬼,你多大?”杨毅答:“13。”


海笑当过情报员


作者:李新兴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3-13   浏览次数:8068


    有了童年的这些经历,几十年后,海笑创作出的《红红的雨花石》才真实感人,充满生命力。


血色芦苇滩


作者:张开明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2-23   浏览次数:8052


    刚吃完饭,正准备去班里查看,有两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走了过来,张善恩以为是村里的小孩,点头招呼后就去班里了,但这两个少年却围住了他。张善恩问他们村上有何事?两个少年说要当兵。“嘿”,张善恩乐了:“来当新四军,好啊。”


史沫特莱与她的新四军女翻译


作者:申谅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2-22   浏览次数:8133


    1938年金风送爽的时节,美国著名的进步记者史沫特莱经中国红十字会负责人林可胜博士引荐,从八路军驻地来到安徽云岭,以国际红十字会记者的身份对中国革命进行采访与报道。


杨桂芳传奇


作者:马万元 杨光余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2-03   浏览次数:8077


    “草鞋司令陈玉生,驰骋苏中驱日寇”的佳话在苏中家喻户晓;陈玉生的爱人杨桂芳巾帼不让须眉,但涉险筹枪抗日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高凤英:苏中刘胡兰


作者:严德本 王桂华 谢春林 印玉文 陆镇旺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3-02-03   浏览次数:8060


    1947年3月,延安《解放日报》在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的社论《新时代的花木兰》中写到“: 我们要学习苏中高凤英和晋绥刘胡兰的光辉范例,领导广大妇女和敌人作誓死不屈的斗争”。延安电台也播发了她的英雄事迹。


抗日草根英雄胡小龙逝世


作者:刘石安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12-15   浏览次数:8100


    同志,你看过沪剧《芦荡火种》、京剧《沙家浜》或者电影、电视剧《沙家浜》吗?戏曲、电影、电视剧中有一段真实的故事:


三块银元凝结的深情


作者:陆子森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2-12-14   浏览次数:8089


    这三块珍藏了80多年的银元,见证了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折射了老区人民对革命事业的重要贡献,彰显了老一辈革命家刘瑞龙家两代人对老区人民的深厚情感。


共有: 135 条记录 5/14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1   2   3   4  5 下5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