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闪亮的花船


作者:何酉先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5-19   浏览次数:8432


  在抗战期间,与南京隔江相望的淮南抗日根据地,活跃着一支广受军民喜爱的文艺团体——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由于它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定地走民族化、大众化道路,被军部机关誉称为新四军的“状元剧团”。


青春穿上绿军装 ——华东交通大学国防生培养工作纪实(上)


作者:吴晓源等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5-18   浏览次数:8522


  他们既是学生,又是“准军官”;每天和普通学生同在课堂,但双休日和假期却要进行军政训练……这群具有特殊身份的人,他们的梦想在绿色军营,肩负着“知识军人”的神圣使命,将是共和国未来的军官。随着队伍的不断壮大,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国防生!


茅屋里的烛光


作者:胡正明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5-15   浏览次数:8467


  1941年,日寇对我抗日根据地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造成我军民物资严重紧缺。就拿照明来说,一到晚上,家家户户都只能点盏菜油灯,光线十分暗淡。我们总是千方百计地从敌占区搞些洋蜡烛来。


淮海战场趣事回忆


作者:李 勇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5-15   浏览次数:8435


  淮海战役,我军以60万兵力,战胜国民党军80万兵力,创造了大兵团作战决战决胜的奇迹。我亲身经历了这场战役,这一幕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战争的恢宏历史场面,令人叹为观止,在我的脑海中,始终记忆犹新。


晋克芳——功勋母亲 风雨百年


作者:余春水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5-14   浏览次数:8457


  今年母亲节前夕,一位新四军老战士、百岁寿星晋克芳的大名赫然刊于合肥市的“杰出(功勋)母亲”的光荣榜中,后来得知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老人,平时处事厚道、低调,直到今年合肥市妇联主办的评选活动,经过层层推荐,才被“挖掘”出来。


被俘蒋军众生相


作者:肖流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5-14   浏览次数:8439


    在党中央、毛主席英明决策、正确指挥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下,19481015日解放锦州,19日解放长春,28日全歼国民党廖耀湘兵团之后,于112日占领沈阳的同时又占领了营口。至此,东北全境宣告解放,辽沈战役取得全胜


在江淮银行和印钞厂的日子


作者:程瑞荃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5-14   浏览次数:8537


    宽阔的盐场,一望无际。我们就在这里度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天,每天靠范仲云外出带回的淡水、粮食、蔬菜度日,虽然生活工作还很艰苦,但是大家在一起过着集体生活,感情上非常温暖和快乐,印刷工作也顺利多了。


鲁迅学生 皖变“烈士”——新四军老战士巴一熔忆黄源


作者:郅 家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5-14   浏览次数:8541


    近日,在省直机关的一幢宿舍楼内,记者拜访黄源的夫人、新四军老战士巴一熔老人。巴老虽年过九旬,但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谈起风雨同舟60多年的黄源,她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富七师”和皖江抗日根据地财经建设


作者:刘以顺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5-13   浏览次数:8623


  在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七师和皖江抗日根据地非常重视财经建设,取得很大成绩,不仅满足了自身的军需民用,而且还有力地支援了军部和兄弟部队。


魅力建华 ——扬州邗江区建华村又好又快建设新农村


作者:王国胜等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5-13   浏览次数:8523


        建华村在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新农村建设阔步前行,踏上富民强村快车道,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把一个远近闻名贫穷落后的建华村建设成为“江苏省文明村标兵”、“江苏省康居示范村”和“扬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共有: 3821 条记录 263/383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上5页   261   262  263  264   265  下5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