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大金山上的三尊铜像
作者:快 马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9-24 浏览次数:8089
谭震林!王必成!江渭清!——三个名垂青史的名字,三位战功卓著的开国元勋,三尊威严肃穆的戎装铜像。
红色小歌仙
作者:李军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2010年第2期 日期:2014-09-24 浏览次数:8133
烽火硝烟中的巾帼传奇:新四军女兵
作者:朱强娣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9-24 浏览次数:8143
巾帼不让须眉,在艰难的战争岁月里,勇敢顽强的女兵和男儿一样,经受着炮火与硝烟的考验,接受着血与火的洗礼。谁还能把她们与“弱者”联系在一起?而且她们要比男子付出更多的辛劳和心血,做出更多的牺牲和奉献。
“鸿泥”筑起里程碑——记浙江省法学会顾问、省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黄荣波
作者:阿宁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2010年第4期 日期:2014-09-24 浏览次数:8083
除夕夜袭歼延陵守敌
作者:苏 林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9-23 浏览次数:8051
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进入茅山地区抗战不到半年时间,就连续取得了韦岗、新丰、句容、珥陵等一系列战斗的胜利。与此同时,还卓有成效地进行了发动群众、镇压汉奸、开展统战、改编地方游杂武装等工作。这一系列成果,使日军感到极大的威胁。
跟随刘瑞龙同志做调研
作者:邓伟志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2010年第2期 日期:2014-09-23 浏览次数:8067
吃菜要吃白菜心 当兵要当新四军
作者:尚 颖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9-22 浏览次数:8140
八年抗战,新四军驰骋大江南北、英勇杀敌,与华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结下了鱼水深情。新四军抗战为人民,人民热爱、拥护新四军。朝夕相处、患难与共,在老百姓的心里,新四军和他们情如手足、胜似亲人。
陈毅项英巧过王母渡
作者:胡居成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9-22 浏览次数:8082
1935年3月中旬的一天清晨,赣南山区乍暖还寒。濛濛细雨中的桃江,曲曲弯弯,像一条灰白色的带子飘向远方。陈毅和项英是如何从戒备森严的王母渡口闯过桃江去,到赣粤边区的油山一带开展游击战争呢?
赖传珠在新四军抗战中的重大贡献
作者:岳思平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2010年第4期 日期:2014-09-19 浏览次数:8103
张爱萍在皖东北
作者:史文敏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9-19 浏览次数:8067
2010年1月9日,是开国上将张爱萍诞辰100周年。回顾历史,抗日战争时期,老将军历经艰险,团结带领抗日军民,创建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光辉业绩又一幕一幕出现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