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东北流亡抗日挺进队——新四军最早东进抗日的开路先锋
作者:韦新建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0-09-10 浏览次数:8025
1937年8月淞沪抗战爆发后,11月,东北军六十七军从淞沪战场溃退到武汉、婺源一带。1938年初,在六十七军工作的中共党员、政治教官刘冲,团结联系了103名中下层军官和士兵,与少校副官韦郁周汇合,找到了八路军住武汉办事处,要求奔赴前线。周恩来、叶剑英亲切接见了他们的代表,根据他们迫切要求抗日的的愿望,将他们编入新四军,归四支队建制。
赢在重信义——记埔义置业集团公司董事长赵建华
作者:郑强斌 裴义红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0-08-24 浏览次数:7667
埔义置业集团公司位于南京市浦口区偏僻的北城圩,但地僻却遮不住辉煌,近些年,公司如日中天。
我在金萧支队当“信使”
作者:吴非远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0-08-17 浏览次数:5195
支队领导面对强敌,一面继续针锋相对与敌伪开展军事斗争,一面则对顽军做统战工作,争取他们与我军合作,共同抗击日伪军。
新四军百岁老寿星陈瑛
作者:王路奇 姚定范 黄朱清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0-08-13 浏览次数:13261
在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幸存下来的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更是生命的强者。他们是人民功臣,民族英雄。在祖国迎接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介绍一批新四军百岁老寿星,以飨读者。
秀芝原来是铁汉
作者:黄朱清 责任编辑: 来源: 日期:2020-07-22 浏览次数:5213
上午的采访,安排在黄秀芝女儿的家,细心的女儿把父亲的奖章、证章找出来,帮老人佩戴上。摄像机前,黄秀芝着一件老式黑色外套,精神矍铄,眼睛深邃明亮,说起话来面带微笑,显得慈祥可亲。
周恩来的自我批评
作者:张秋兵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0-07-16 浏览次数:5956
周恩来常说:“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实践中,周恩来还是“自我批评到老”。自我批评贯穿周恩来一生的政治生涯。
金寨好少年:献身革命最风流
作者:胡遵远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0-07-06 浏览次数:6573
金寨县是著名的红色之乡,将军之乡。革命战争年代,全县先后有10万多英雄儿女参军征战,金寨县的很多家庭都是“父子同参军、兄妹齐上阵”,有的还是“一家三代都去当红军”,“全族参军”“全民皆兵”的典型俯拾即是。
从方钧事件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重要性
作者:顾仁 仲边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0-06-30 浏览次数:6811
1937年11月,管氏三兄弟以“组织群众,发展武装,抗日自卫,保卫家乡”为号召,拉起了倪山抗日自卫团。自卫团员除家乡人以外,也陆续收留了一些国民党军溃退过境的官兵,如彭桂卿、周贵云、焦勇、梅生发、方钧等。
原二十八军副政委李剑锋——“不死,明天见!”何等革命豪情
作者: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0-06-16 浏览次数:7673
李剑锋,江苏省邳州人,原二十八军副政委。1926年11月出生,1941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194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入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