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特稿


老一辈驰骋华东堪称劲旅 新一代驻守北疆誓做雄师 ——沈阳军区65426部队巡礼


作者:吕鹏 李赞庭 束华静   责任编辑:赵雨希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4-19   浏览次数:8896


    沈阳军区65426部队的前身诞生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主要基础系由方志敏、粟裕、刘英、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王占春、卢胜等同志领导的坚持在浙南、闽西南、闽南进行武装斗争的浙南红军挺进师、福建军区独立第九团和闽南红三团3支红军部队。


历史如镜


作者:徐志耕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4-19   浏览次数:8065


     在安倍晋三等日本右翼大肆否认侵略历史的当今,我把28年前的采访记录以《幸存者说》为题发表,是有特殊意义的。我要告诉世人:这就是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我去日本访问时,面对右翼分子的挑衅和干扰,我讲我的釆访经过,我讲幸存者的证言,讲得他们无言以对。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更胜于谎言。


沙家浜的抗日女英雄——朱凡


作者:徐耀良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4-08   浏览次数:8199


  朱凡原名陆慧卿,1919年生于浙江宁波,自幼在上海长大。她的少年时期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时期。这时期,朱凡正在读中学,“九一八”、“一·二八”事件的相继发生,刺伤了她年轻纯洁的心灵。


老区群众文化的辛勤耕耘者——记扬州市江都区吴桥镇文化站站长张正才


作者:陈实 庄剑翔   责任编辑:赵雨希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4-06   浏览次数:8113


    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吴桥镇,只要一提到他,许多人都会翘起大拇指,吴桥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得这么红火,离不开这位想做事、能做事、会做事的文化站长。十年来,他扎根基层,默默耕耘,把一个在全区考核中排名靠后的文化站,打造成群众满意、领导放心、广受社会赞誉的区、镇先进集体。他就是扬州市“十佳文化站长”、江都区吴桥镇文化站站长张正才。


新四军老战士寄来珍贵礼物


作者:邢旺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4-01   浏览次数:8048


  前年春节,我收到一份珍贵的礼物:一碟刻有《新四军军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我是一个兵》等歌曲的CD


铁军在人民群众之中


作者:孙振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4-01   浏览次数:8052


  1940年新四军东进苏中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以后,我们就开始学唱新四军军歌,许多城乡青年就是踏着军歌的节奏,高唱着慷慨激昂的歌词走向了烽火连天的抗日前线。


抗日英烈单学优


作者:张茂华   责任编辑:赵雨希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3-29   浏览次数:8079


    亲眼目睹日本侵略者及汉奸队伍的种种暴行后,20岁的单学优义愤填膺。在兄长的支持下,他毅然和学友顾汉文一起报名参加了位于苏中四分区掘港西方寺的抗日军政学校。在短短几年的对敌斗争中,单学优机智勇敢,直到今天,兴仁镇还流传着他的故事。


抗战末期新四军与日军鲜为人知的三次会谈


作者:张德贤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3-25   浏览次数:8218


  抗战后期,狡猾的日本侵略军试图利用中华民族内部矛盾,分化国人,延缓其军事败局。


痛忆蹂躏 莫忘国耻——日军三次入侵温州


作者:黄荣波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3-25   浏览次数:8213


  19414月至19456月,日军三次侵占温州,使温州市抗战时期人口伤亡总计10214人,财产损失按19377月价值折算为30303077元。


新四军驰骋海门抗日战场


作者:韩芒雄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3-25   浏览次数:8048


  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新四军将鲜血洒在海门这片热土上,很多将士将忠骨埋在海门大地。


共有: 612 条记录 41/62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上5页  41  42   43   44   45  下5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