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靠人民:南国烽烟渡无粮


作者:朱太林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纪实》2013年第2期   日期:2013-10-08   浏览次数:8336


  在这最艰苦的日子里,我们硬是靠着人民群众一把一把省下来的口粮,靠着李大伯千辛万苦给我们留下的两缸粮食,度过了6个多月的艰难时期,21个伤员终于逐一伤愈归队。


陈少敏妙策统战谱华章


作者:李克申 任儒举   责任编辑:刘顺发   来源:《铁军·纪实》2013年第2期   日期:2013-10-08   浏览次数:8342


  1939年,中共鄂豫边区委书记陈少敏和区党委其他同志,对汪伪军、国民党顽军和地方实力派,展开了全方位的统战工作。陈少敏以其严谨思维、周密细腻、聪明睿智、旺盛精力,为此耗费大量心血,取得明显成效,对国民党军戴焕章部尤为突出。


新闻界的文化骄子范长江


作者:刘小清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纪实》2013年第2期   日期:2013-09-30   浏览次数:8404


  在中华民族的抗争与呐喊中,他义无反顾,携声挟雷,笔动春秋。他走进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为新四军中的文化骄子。他就是在中国新闻史上名声显赫的范长江。


血沃(三)


作者:赖维平   责任编辑:   来源:《铁军》2013年第8期   日期:2013-09-30   浏览次数:8339


  编者按:《血沃》是赖维平同志的中篇纪实文学,写的是1941年底发生在江苏溧阳的塘马之战。作者赖维平是文中主人翁雷应清的女婿,岳父生前经常向他讲述发生在塘马的那场刻骨铭心的惨烈战斗。作者出于对新四军前辈的无比敬重和热爱,为我们奉献了这部作品。本刊限于篇幅,请作者作了较大的文字压缩。文中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九月:去常州看花博


作者:赵建峰 冯悦群   责任编辑:   来源:《铁军》2013年第8期   日期:2013-09-30   浏览次数:8349


  中国花卉博览会,是我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国家级花事盛会,被誉为中国花卉界的“奥林匹克”,至今已成功举办七届。2013928日,以“幸福像花儿一样”为主题的第八届花博会,将在常州市武进区西太湖畔热情绽放,如果你也想体会这样的感觉,那就邀上亲朋好友,9月底去常州参观花博会吧!


中国为何放弃日本战争赔款?


作者: 蓝小西   责任编辑:李赞庭   来源:《铁军》2013年第8期   日期:2013-09-30   浏览次数:8340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在15年的抗战中,中国政府和人民的财产直接损失达1800亿美元,间接损失更是惊人,超过了6000亿美元。战后,中国政府除分得日本的30多艘破军舰等实物外,战争赔款一点也没有追回。


慷慨平生付马蹄——李一氓诗作赏析


作者:魏冉   责任编辑:祝新汉   来源:《铁军》2013年第8期   日期:2013-09-29   浏览次数:8357


  李一氓,这位四川籍的革命先驱,早年曾参加过南昌起义和红军长征,做过主编,并编译过马列主义著作。抗战初期,李一氓在新四军中担任要职,皖南事变后,赴淮海任行政公署主任,其间作了不少题材内容各异的诗文。


接收苏联海军驻旅顺部队装备设施


作者:吴殿卿   责任编辑:王浩钟   来源:《铁军》2013年第8期   日期:2013-09-29   浏览次数:8348


  近百年来,凡到过旅顺的中外军事专家无不合手称奇,认为这里是不可多得的海军基地。然而,此后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它带给旅顺人民乃至中华民族的不是骄傲和自豪,而是连年的战乱和血火,是无尽的灾难和耻辱。


一份爱民的历史见证


作者:沙锦程   责任编辑:李赞庭   来源:《铁军》2013年第8期   日期:2013-09-29   浏览次数:8336


    这是一份抗战时期的档案,它见证了在那一段血与火的历史中,共产党人为争取民族解放血洒疆场的牺牲精神、爱民护民的行动举措和革命队伍纯洁高尚的战友情谊。


构筑传承铁军文化的主流阵地


作者:刘顺发   责任编辑:   来源:《铁军·纪实》2013年第2期   日期:2013-09-27   浏览次数:8336


  新四军文化具有内容丰富和精神深邃的特质,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特定的物质载体和丰富的精神指向,体现在人物、事件、物件和精神诸方面。传承新四军文化既是我们的主课,更是我们的职责。


共有: 4321 条记录 380/433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上5页   376   377   378   379  380 下5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