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除奸记


作者:古月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2012年第1期   日期:2013-10-09   浏览次数:8340


    新四军第二师铁路便衣大队有两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一个是一分队分队长张士根,另一个是侦察员徐征发。说他们有名,是因为他俩智勇双全,在津浦铁路宿县到浦口段两边,连三岁小孩都知道他俩的名字。连日军驻明光警备司令井上,也要一天三祈祷,唯恐哪天撞上这两个“活阎王”。


对塘马战斗评价的一些看法


作者:王直   责任编辑:李赞庭   来源:《铁军》2012年第1期   日期:2013-10-09   浏览次数:8339


    罗忠毅和廖海涛同时牺牲在19411128日发生的塘马战斗中。牺牲后,新四军军部通电全军沉痛悼念:“罗、廖两同志,为我党我军之优秀老干部,为党为革命奋斗十余年,忠实、坚定、勇敢、负责,艰苦缔造苏南根据地功绩卓著。罗、廖两同志壮烈牺牲,全军一致追悼,昭彰先烈。”我想谈一谈对塘马战斗的一些看法:


爱情的忏悔


作者:李名洲   责任编辑:李赞庭   来源:《铁军》2012年第1期   日期:2013-10-09   浏览次数:8333


    深夜,远处传来火车的鸣笛声,这笛声亲切、动情。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借着月光,凝视着甜睡的妻。她乌黑的头发间夹着几根白发,脸上的伤疤隐约可见。这伤疤记载着她的功绩,也记载着我的忏悔。


砺兵——1941(5)


作者:杨海磊   责任编辑:李赞庭   来源:《铁军》2013年第5期   日期:2013-10-09   浏览次数:8340


  (上接2013年第4期)


砺兵——1941(4)


作者:杨海磊   责任编辑:李赞庭   来源:《铁军》2013年第4期   日期:2013-10-09   浏览次数:8335


  (上接2013年第3期)


马占山江桥抗战


作者:王学亮   责任编辑:李赞庭   来源:《铁军》2012年第1期   日期:2013-10-09   浏览次数:8360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马占山出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当日本关东军无理要求中国军队撤离江桥(嫩江铁桥)时,他明确表示“吾奉命为一省主席,守土有责”,“一息尚存,决不敢使尺寸土地沦于异族”。


砺兵——1941(3)


作者:杨海磊   责任编辑:李赞庭   来源:《铁军》2013年第3期   日期:2013-10-09   浏览次数:8338


  (上接2013年第2期)


砺兵——1941(2)


作者:杨海磊   责任编辑:李赞庭   来源:《铁军》2013年第2期   日期:2013-10-09   浏览次数:8338


  (上接2013年第1期)


砺兵——1941(1)


作者:杨海磊   责任编辑:李赞庭   来源:《铁军》2013年第1期   日期:2013-10-09   浏览次数:8345


  《砺兵》是杨海磊同志的长篇纪实文学,2012年12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本书讲述的,是一粒火星如何变成一支熊熊燃烧的火把的故事。作者出生于军人家庭,他“谨以此书献给在血泊和苦难中成长起来的新四军父辈”。这里连载该书的第一章(编者略有删节),文中标题是编者加的。


石坚奶奶和如东的孩子们


作者:朱文涛 陶明生   责任编辑:毕铭   来源:《铁军·纪实》2013年第1期   日期:2013-10-09   浏览次数:8354


  如东县烈士小学的同学们没有一个不知道石坚奶奶的。石奶奶远在省城南京,如东县地处黄海之滨,地缘和年龄跨度都很大,石奶奶怎么和如东的孩子们结上深厚情谊的呢? 这事还得从革命战争年代说起。


共有: 4321 条记录 378/433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上5页   376   377  378  379   380  下5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