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除夕夜袭歼延陵守敌


作者:苏 林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9-23   浏览次数:8365


    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进入茅山地区抗战不到半年时间,就连续取得了韦岗、新丰、句容、珥陵等一系列战斗的胜利。与此同时,还卓有成效地进行了发动群众、镇压汉奸、开展统战、改编地方游杂武装等工作。这一系列成果,使日军感到极大的威胁。


跟随刘瑞龙同志做调研


作者:邓伟志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2010年第2期   日期:2014-09-23   浏览次数:8398


  刘瑞龙同志是我家两代人的领导,是我最敬重、最钦佩的一位革命前辈。60年代初的中共中央华东局,他是局党委委员、农委主任。我是华东局政治研究室最小的干部。两人地位虽高低悬殊,但是由于刘瑞龙同志平易近人,我与他的接触还是很多的。


吃菜要吃白菜心 当兵要当新四军


作者:尚 颖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9-22   浏览次数:8465


    八年抗战,新四军驰骋大江南北、英勇杀敌,与华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结下了鱼水深情。新四军抗战为人民,人民热爱、拥护新四军。朝夕相处、患难与共,在老百姓的心里,新四军和他们情如手足、胜似亲人。


陈毅项英巧过王母渡


作者:胡居成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9-22   浏览次数:8393


  19353月中旬的一天清晨,赣南山区乍暖还寒。濛濛细雨中的桃江,曲曲弯弯,像一条灰白色的带子飘向远方。陈毅和项英是如何从戒备森严的王母渡口闯过桃江去,到赣粤边区的油山一带开展游击战争呢?


赖传珠在新四军抗战中的重大贡献


作者:岳思平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2010年第4期   日期:2014-09-19   浏览次数:8416


  2010年4月,是赖传珠同志诞辰100周年。值此春意盎然、万象更新之际,我们更加缅怀这位既怀有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又具备丰富的政治领导工作经验,文武兼备、军政双优,为新中国诞生和人民军队成长壮大做出重大贡献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


张爱萍在皖东北


作者:史文敏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9-19   浏览次数:8403


    201019日,是开国上将张爱萍诞辰100周年。回顾历史,抗日战争时期,老将军历经艰险,团结带领抗日军民,创建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光辉业绩又一幕一幕出现在眼前。


老木匠与红军伤员


作者:古月雎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9-18   浏览次数:8374


  1936年1月,一位红军伤员在一户老百姓家里养伤这家主人是个穷苦的木匠。老木匠帮助他寻找红军组织,因身藏5块银元被民团扣押关在碉堡里吊打了三天三夜。他侥幸逃脱回到家中,手托着银元,高兴得像个孩子,还笑着对这位红军伤员说:“还算运气,从老虎嘴里挖出一块银元来,可以给你买米吃了。”


陈毅《梅岭三章》赏析


作者:晴文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9-18   浏览次数:8520


  陈毅同志这篇以三首绝句组成的《梅岭三章》,感情真挚,寓意深长,形象鲜明,声韵铿锵。不仅是篇好诗,也是一篇感人肺腑的革命好教材,令人一咏三叹!


永远年轻的父亲——谢作林


作者:谢伟年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9-18   浏览次数:8402


    1948年豫东战役胜利结束后,725日我的父亲谢作林旧伤复发,在前方野战医院(山东省聊城地区莘县肖郭庄)救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那年父亲33岁,我还不到两岁。


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


作者: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9-17   浏览次数:8365


  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了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 对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我们充分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远意义,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认真贯彻文件精神


共有: 3764 条记录 298/377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上5页   296   297  298  299   300  下5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