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中国1947年宣示:南海不存在公海


作者:潘国平   责任编辑:李赞庭   来源:《铁军》2012年第3期   日期:2013-10-23   浏览次数:8376


  长期以来,美国始终坚持在南海有航行自由和飞越自由,企图视南海为公海。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印度等非南海沿岸国家也纷纷主张在南中国海享有航行自由和飞越自由,介入南海的海洋争端,激化了南海沿岸各国的矛盾。南海是否存在公海?美国作为非沿岸国家在南海享有航行自由和飞越自由是否能够成立?答案是否定的!南海不存在公海!


茅山行


作者:赵建峰 周再兴   责任编辑:   来源:《铁军》2012年第4期   日期:2013-10-23   浏览次数:8443


  茅山,位于江苏镇江市境内,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说。唐宋以来,茅山一直被列为道教之“第一福地、第八洞天”。抗战时期,陈毅、粟裕等新四军指战员在此与敌人开展游击战,使之成为中国著名的六大山地抗日根据地之一。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庆贺谢飞百岁诞辰 刘少奇长女刘爱琴深情赞誉谢妈妈


作者:黄进琪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2012年第4期   日期:2013-10-23   浏览次数:8440


  在中国革命战争中,谢飞是一位传奇式的女英雄。她是海南早期妇女武装的领导者之一;她是南洋临委、马共中央机关的工作人员;她是中央红军30名长征女战士之一;她是抗日前线威震敌胆的“谢团长”;她是新中国第一代法学教育家;她也曾是刘少奇的夫人……与此同时,她还是一位普通的母亲,一个对子女关怀备至的革命妈妈。


“孔明”妙助新四军


作者:程 路   责任编辑:赵建峰   来源:《铁军》2013年第3期   日期:2013-10-22   浏览次数:8378


  1942年初,新四军七师为打通与军部和二师之间的联系通道,将斗争目标指向了江浦、和县、全椒三地交界的“江和全”地区,这里与日伪大本营——南京隔江相望,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日伪顽和新四军都要争夺的地区。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里,当地曾流传着“孔明”妙助新四军的一段佳话。


剑犁黑土地 ——新四军三师在东北


作者:李炳侯   责任编辑:刘顺发   来源:《铁军》2013年第3期   日期:2013-10-22   浏览次数:8521


  19484月,东北解放战争将临近尾声。这时在东北野战军中,出现一支新组编的纵队,即东北野战军第十二纵队,该纵队是以194511月挺进东北的新四军三师十旅为基础组建的。司令员是林彪亲自点名,并破格提升的新四军三师十旅旅长钟伟。第十二纵队组成后,于19485月开赴长春前线,执行包围长春守敌的任务。


关于高敬亭错案的几点思考


作者:童志强   责任编辑:徐君华   来源:《铁军》2012年第3期   日期:2013-10-22   浏览次数:8478


  《铁军》杂志2011年第11期刊登文章《关于高敬亭》以及赵东云对该文的三点质疑。《关于高敬亭》主要是介绍史料,并没有展开论述。20119月,童志强应邀出席在安徽岳西召开的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全国学术研讨会,并作“关于高敬亭错案的几点思考”的发言,现借《铁军》杂志发表,兼作对赵文质疑的回复。


人间最贵是真情 ——谢振华女儿谢海英在盐城放映电影《铁血奇兵》


作者:陈宗彪 陈曙光 刘彦光 徐振理   责任编辑:李赞庭   来源:《铁军》2013年第3期   日期:2013-10-22   浏览次数:8483


  20111123日,江苏省盐城市文化艺术中心5号影院座无虚席,来自社会各界人士500多人,聚精会神地观看了传奇电影《铁血奇兵》。带着父亲要把电影《铁血奇兵》在他战斗过的村村寨寨放映一遍的遗愿,谢振华将军的女儿谢海英专程从北京赶来义务放映。


是她找到了毛岸英毛岸青兄弟——访有八十一年党龄的中央特科成员李云


作者:王国坚   责任编辑:祝新汉   来源:《铁军》2012年第3期   日期:2013-10-22   浏览次数:8471


  2011毛新宇专程看望李云老人,为了感谢李云当年在上海滩找到他的伯父和父亲。毛新宇还说下次要带着孩子来看望老人。对于当年毛岸英、毛岸青在上海失踪和寻找的过程,几十年来李云一直缄口不言,直到同是海宁籍的笔者来采访,她才首次透露这段历史。


夏光永居沙家浜


作者:时雁   责任编辑:李赞庭   来源:《铁军》2012年第3期   日期:2013-10-22   浏览次数:8379


  著名沪剧《芦荡火种》、京剧《沙家浜》中郭建光原型之一的夏光同志,于2012122日在南京驾鹤西去,终年104岁。谭震林说过,如果没有夏光同志独当一面的斗争精神和机智灵活应付当时的环境,就不能有今天这样顺利的发展……我们东路的全体同志,应该学习夏光同志的这种斗争精神,这种斗争决心!


夏光仙逝 音容犹存


作者:施光华   责任编辑:李赞庭   来源:《铁军》2012年第3期   日期:2013-10-22   浏览次数:8385


  笔者1940年年初从吴江游击队调到新江抗,第一次见到夏光同志。他给笔者的印象是和蔼可亲,许多老同志对他都有同样的亲切感,而且数十年来,总是亲昵地称他夏参谋长。笔者见到和听到关于夏参谋长的一些情况,使他始终难忘。


共有: 3764 条记录 359/377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上5页   356   357   358  359  360  下5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