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感怀新四军


花季的狼烟


作者:章熙建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3-26   浏览次数:8046


    走进战争,尤其是那些拯救民族于危难的悲壮瞬间,我们常常为那些顶天立地的英雄所感动。然而,当你惊讶地注视一群稚嫩而瘦削的肩膀,担负起未必属于他们的非常使命且为之赴汤蹈火、浴血献身时,那份心旌颤栗真正是令人永难磨灭。


天国的丁香


作者:章熙建   责任编辑:王浩钟   来源:《铁军》2013年第11期   日期:2013-12-26   浏览次数:8051


  1940年秋的淮北,尽管战火蹂躏让广袤原野笼罩着浓浓阴霾,但大地依旧铺展出无际的金黄。新四军第六支队支队长彭雪枫,亲率军民赶在日军扫荡前组织抢收。晌午小憩,彭雪枫刚要喝水,忽然间一串凄婉乐曲随风荡来,令他不由放下陶钵。彭雪枫扭头朝浍河岸堤凝视良久,乐于泓正心无旁骛地拉着二胡——


青檀的碑铭


作者:章熙建   责任编辑:王浩钟   来源:《铁军》2013年第10期   日期:2013-12-18   浏览次数:8046


  我不止一次地伫立于皇藏峪这片古老的青檀林中,我知道这里隐藏着一段沉谜般的历史。每每抚摸斑驳粗砺的树干,那缕隐隐的脉动总如电流传导指尖直抵心房,而抗战烽火中猝发于此的那场惨烈战事,亦随这份脉动穿越岁月烟尘闪现眼前。


雪润枫红


作者:章熙建   责任编辑:王浩钟   来源:《铁军》2013年第9期   日期:2013-11-07   浏览次数:8045


  换一种视角解读一代战将彭雪枫,或许能更真实地触摸一个铁血英雄的灵魂脉动。那串戛然而止的生命足迹,笃实而鲜亮地深烙在他为之眷恋与奋斗的土地上,留下直贯苍穹、千年回响的悲壮跫音。 


不朽的英灵祭


作者:章熙建 王浩钟   责任编辑:   来源:《铁军》2013年第8期   日期:2013-09-26   浏览次数:8054


  尘埃,是大地最细微最基本的粒子,孤立存在固然微小,但倘若拥有别样的生存际遇,集合起来,必然铺展出岁月沧桑的丰硕与美丽,而之于不朽。

  生命何尝不与之同!

  这段蘸血的文字,是今人对民族英雄的不绝忆念,是对烈士不朽英灵的祭奠!


缅想军号


作者:章熙建   责任编辑:王浩钟   来源:《铁军》2013年第2期   日期:2013-09-13   浏览次数:8082


  徜徉于淮北的三山九水之间,最令人遐思神往的音律之美,无疑当属《广陵散》,嵇康将毕生的精神与文化追求倾注于其中,从而造就了这旷世奇葩。虽然时逾千年,斯曲已失,但其无以复原的韵律长久而空灵地盘桓于天地之间,引后人痴迷而不倦地追寻。


别一种叙事方式说历史——荐读章熙建感怀新四军的散文


作者:王浩钟   责任编辑:   来源:《铁军》2013年第2期   日期:2013-09-11   浏览次数:8082


血浴的烟斗


作者:章熙建   责任编辑:王浩钟   来源:《铁军》2013年第3期   日期:2013-09-10   浏览次数:8057


  一只精美奇特的烟斗,一个年轻不屈而富于传奇的生命,浓缩了穿越硝烟的残酷与真情,构成了人类记录历史的另一种版式。


血凝诗笺花


作者:章熙建   责任编辑:王浩钟   来源:《铁军》2013年第7期   日期:2013-09-03   浏览次数:8071


    隆冬的傍晚,北边的云团层层叠叠向南涌来,稍顷,鹅毛大雪漫天飞舞。新四军第四师政治部直属文艺队战士雷诗颖倚靠在门框上,双手缠绕着垂挂胸前的长辫,目光望向苍茫雪野,心思却拴在了百米外的那一头。


血色红苇


作者:章熙建   责任编辑:王浩钟   来源:《铁军》2013年第4期   日期:2013-08-27   浏览次数:8058


  水泊深处迎风摇曳的红苇丛婀娜多姿,激射出一泓碧海苍茫惊涛拍岸的雄浑之韵。是烈士的鲜血滋育了红苇丛的生成,培植出了进化亿年的古老物种的内质与灵性。游弋于红苇丛中那份披肝沥胆、忠贞赤诚的血性,就是那则传奇的源或叫结!


共有: 162 条记录 16/17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上5页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