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感怀新四军


初心永恒


作者:黄朱清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9-08-20   浏览次数:7824


    在福州空军茶园干休所,第一次见她,98岁的人,竟然独自从二楼的卧室走下来。银发耄耋,精神矍铄。


怀念溧阳抗日民主政府县长陈练升同志


作者:陈英福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2017年第9期   日期:2018-09-21   浏览次数:7836


  在19411128日发生的塘马战斗中,新四军以500余人的兵力,抗击8倍于己并配以十多辆坦克和骑兵的凶恶敌人。新四军六师参谋长兼十六旅旅长罗忠义、十六旅政委廖海涛,与212位指战员一起壮烈殉国。此战打死打伤日伪军500余人,粉碎了敌人企图消灭十六旅旅部和苏南党政领导机关的阴谋,为坚持苏南抗日斗争高奏了一曲壮歌。


铁骨铮铮 气壮山河——纪念大胡庄战斗82烈士殉国76周年


作者:施向平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2017年第5期   日期:2018-04-13   浏览次数:7828


  春风拂面,细雨绵绵,杨柳依依。我伫立在大胡庄82烈士纪念塔前,默默地重温76年前的那场战斗,默默地哀悼牺牲的烈士!我没有亲历那场战斗,也没有对那场战斗做深刻的调查和研究,然而,我从党史资料和许多网文中读懂了大胡庄战斗,被烈士们在战斗中表现出的铮铮铁骨和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所震撼,所激励!


瑶岗的诗丛


作者:章熙建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2017年第4期   日期:2018-03-09   浏览次数:7821


  其实,渡江战役本身何尝不就是一部宏大的史诗。红帆船、马毛姐……恰如一束束饱蘸诗意的战争奇葩,拱托着伟人的诗句,永远壮美而鲜活地绽放在瑶岗的原野,更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深谷幽兰


作者:章熙建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2017年第3期   日期:2018-01-12   浏览次数:7821


    1942年初秋,彭咏梧受组织派遣潜入重庆组建地下工作站,时隔三月后,为障掩敌人耳目,组织上又委派一位斗争经验丰富的女同志与他假扮夫妻。终于,休戚与共、生死同担的非常际遇,萍水相逢中对生命的珍惜,让他们无畏无惧地相爱了。


铁血柔情


作者:章熙建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2017年第2期   日期:2017-12-01   浏览次数:7820


    月黑风高的寒夜,茅山深处白雪皑皑,山路险峻,一阵突如天降的激烈枪声与杂乱吆喝打破了山野寂静。怀胎十月的新四军女战士阮方,身裹棉布大衣、肩负沉重背包,正艰难地行进在转移的队伍中。


守望相思树


作者:章熙建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2017年第1期   日期:2017-11-03   浏览次数:7829


   穿越山岭隘口的一刻,红军营长郑书荆驻足回望坐落山坳盆地的山村,那片隐现于林木葱笼间的错落村舍,凝成铁血汉子心头千缠百绕的结——宛如漂泊远航的一叶扁舟,却把思念之锚钉在港湾。


血荻花


作者:章熙建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2016年12期   日期:2017-09-01   浏览次数:7827


  弹雨硝烟中六次更名,只为追随浴血长眠的英灵。一串血染名字的串连,一簇不朽薪火的传承,凝成热血与信仰的叠加升华,也铸就一个巾帼英雄的血性传奇。


红色的黎明


作者:章熙建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2016年第10期   日期:2017-05-12   浏览次数:7825


  又一个黎明到来,东方吐出一丝鱼肚白,部队蹑手蹑脚地整装出发,挺进苏南的初夜就这样静谧而悲壮地度过。再上征程,回望渐渐凝成小点的西屏古镇,孔诚眼眶不禁渗出一丝热泪。他坚信,此刻乡亲们看到的是碾台上的银元、竹筐里的铜板,但留驻他们心底的,必定是一支新型人民军队的形象,是一份亘古未有的鱼水亲情。


血雨红背篓


作者:章熙建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2016年第11期   日期:2017-04-27   浏览次数:7829


  炮弹卷地毯般一波波滚来,矮壮的马尾松成片被炸飞。钟延祥抱着背篓费力地爬向红豆杉根底,就在被炸弹掀翻的瞬刻,一束血雨激喷脸庞,炸飞的小腿“噗”地跌落背篓,鲜血霎时把背篓藤条染得赤红。


共有: 161 条记录 11/17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上5页  11  12   13   14   15  下5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