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三灶红盐
作者:章熙建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5-11-11 浏览次数:7823
新四军女兵李见贞
作者:朱强娣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8-25 浏览次数:7826
姓名实际上代表着某种宣言。新四军女兵通过学习,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对自己名字里的所谓封建色彩、庸俗色彩进行了革命,于是“珍”改成了“真”,“莲”改成了“廉”,“丽”改成了“立”,更有的干脆连名带姓都改了。
踏访东极岛
作者:胡亦男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7-21 浏览次数:7827
闪亮的花船
作者:何酉先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6-03 浏览次数:7829
在抗战期间,与南京隔江相望的淮南抗日根据地,活跃着一支广受军民喜爱的文艺团体——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由于它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定地走民族化、大众化道路,被军部机关誉称为新四军的“状元剧团”。
在江淮银行和印钞厂的日子
作者:程瑞荃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5-14 浏览次数:7827
创建汉孝陂边区抗日根据地纪事
作者:李运隆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5-05 浏览次数:7827
新四军五师十三旅三十八团侦察排(原侦察连缩编的)有两个步枪班,一个轻机枪班,还有一个手枪班(队),一个文书,一个通信员,排长是李营,一共45人,人员素质都较好。
一斤良种的故事
作者:吴孝桐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2-11 浏览次数:7822
抗战期间,萧县抗日民主政府从数千里之遥,收到一斤“438”小麦良种,政府在领导人民英勇抗战的同时,不忘引导人民运用良种良法种田。在战火纷飞中,居然将一斤小麦良种逐步繁殖扩大到15万亩,并推广至周边苏鲁豫皖20多个县市,创造了一个奇迹。
在抗日烽火中诞生的江淮大学
作者:钱玉国 赵先明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1-04 浏览次数:7818
1939年12月1日,党中央发出《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中指出:“在长期的残酷的民族解放中,在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共产党必须善于吸收知识分子,才能组织伟大的抗战力量,组织千百万农民群众,发展革命的文化运动和发展革命的统一战线,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一双布鞋的往事
作者:毕国华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1-03 浏览次数:7821
我每当穿布鞋时,总会想起一件难忘的往事。记得那是1948年的冬天,淮海战役正战火纷飞。我由军工厂调到华东军事政治大学胶东分校学习。分校与胶东军区机关都驻在五龙县大马格庄。战士和学员们有空就帮助驻地老百姓担水、打扫庭院、干农活。我当时虽然年龄还小,个子也不高,也积极地参加了上述活动。
土海军黄海扬威
作者:顾瑞芳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0-17 浏览次数:7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