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感怀新四军


三灶红盐


作者:章熙建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5-11-11   浏览次数:7823


  盐田紧挨大海的堤坝上,身着旧军衣的跛足老翁,将七只飘着清香的粽子埋进刚掘出的深坑,接着打开一瓶高粱白,缓缓地环坑倒了七圈,又点燃七支烟整齐插上,末了起身抻抻衣裳庄重而长久地敬了个军礼。


新四军女兵李见贞


作者:朱强娣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8-25   浏览次数:7826


    姓名实际上代表着某种宣言。新四军女兵通过学习,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对自己名字里的所谓封建色彩、庸俗色彩进行了革命,于是“珍”改成了“真”,“莲”改成了“廉”,“丽”改成了“立”,更有的干脆连名带姓都改了。


踏访东极岛


作者:胡亦男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7-21   浏览次数:7827


   最近,舟山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和普陀工委为纪念解放战争时期激战东福山而牺牲的舟山群岛游击支队烈士们,一行11人专程到东极瞻仰烈士墓和寻觅当年的革命踪迹。


闪亮的花船


作者:何酉先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6-03   浏览次数:7829


    在抗战期间,与南京隔江相望的淮南抗日根据地,活跃着一支广受军民喜爱的文艺团体——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由于它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定地走民族化、大众化道路,被军部机关誉称为新四军的“状元剧团”。



在江淮银行和印钞厂的日子


作者:程瑞荃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5-14   浏览次数:7827


    宽阔的盐场,一望无际。我们就在这里度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天,每天靠范仲云外出带回的淡水、粮食、蔬菜度日,虽然生活工作还很艰苦,但是大家在一起过着集体生活,感情上非常温暖和快乐,印刷工作也顺利多了。


创建汉孝陂边区抗日根据地纪事


作者:李运隆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5-05   浏览次数:7827


    新四军五师十三旅三十八团侦察排(原侦察连缩编的)有两个步枪班,一个轻机枪班,还有一个手枪班(),一个文书,一个通信员,排长是李营,一共45人,人员素质都较好。


一斤良种的故事


作者:吴孝桐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2-11   浏览次数:7822


    抗战期间,萧县抗日民主政府从数千里之遥,收到一斤“438”小麦良种,政府在领导人民英勇抗战的同时,不忘引导人民运用良种良法种田。在战火纷飞中,居然将一斤小麦良种逐步繁殖扩大到15万亩,并推广至周边苏鲁豫皖20多个县市,创造了一个奇迹。   


在抗日烽火中诞生的江淮大学


作者:钱玉国 赵先明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1-04   浏览次数:7818


    1939121日,党中央发出《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中指出:“在长期的残酷的民族解放中,在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共产党必须善于吸收知识分子,才能组织伟大的抗战力量,组织千百万农民群众,发展革命的文化运动和发展革命的统一战线,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一双布鞋的往事


作者:毕国华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1-03   浏览次数:7821


    我每当穿布鞋时,总会想起一件难忘的往事。记得那是1948年的冬天,淮海战役正战火纷飞。我由军工厂调到华东军事政治大学胶东分校学习。分校与胶东军区机关都驻在五龙县大马格庄。战士和学员们有空就帮助驻地老百姓担水、打扫庭院、干农活。我当时虽然年龄还小,个子也不高,也积极地参加了上述活动。


土海军黄海扬威


作者:顾瑞芳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0-17   浏览次数:7825


  上世纪4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在黄海之滨的如东(原名如皋)何家灶,打造出一支苏中海防部队。这支部队在与日伪军及海匪的战斗中成长壮大,海防战士驾驶着木帆船奋战在几百里的黄海海面上,威震海疆。


共有: 161 条记录 14/17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上5页   11   12   13  14  15  下5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