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绵绵思念


“黑旋风”白希甫的传奇人生


作者:陈心平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5-04   浏览次数:8042


  1941年,抗日烽火中,浙南平阳县南雁荡山区的一处偏僻山村里,父母双亡后靠帮人放牛、割草度日的白希甫,这年刚满11周岁。春节过后不久的一天,他的哥哥白希平和邻居老黄带着一位身穿破棉袍的年轻人,在雨夹雪中踏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回到家中破旧的茅草屋里。


李先念主政湖北多贡献


作者:逯拴生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4-21   浏览次数:8057


    新中国成立初期,李先念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他正确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全省政权建设、民主政治改革顺利推进,国民经济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为新湖北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应抗”公安局长樊作楷


作者:尹池名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4-16   浏览次数:8101


    新上任的公安局长樊作楷,年方22岁半,生得眉清目秀,英姿挺拔,处事胆大心细,善于思索。这时,他根据日军近期活动的特点,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从日军手中夺取武器来武装自己……


一次心灵的唤醒


作者:范德胜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4-10   浏览次数:8044


  1944年,我所在的地方部队按照当地政府的安排,开进苏南山区。基于抗击日伪的需要,我们只能暂时在山区活动。



根据地的儿童团


作者:李泽林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4-09   浏览次数:8037


  1939年秋,新四军五支队东进抗日,解放了我的家乡——安徽省天长县大通镇。别看这小小的集镇,不少部队在这里驻防,新四军二师师部也曾住过这里。许多高级首长,像刘少奇、张云逸、张鼎丞、罗炳辉、谭震林、邓子恢等都在这个小集镇上住过,这里一度成为淮南抗日的中心。


我的父亲凌海波


作者:凌树青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4-02   浏览次数:8114


    我的父亲凌海波,19091月出生于江苏省丹徒县浦圩(今镇江市丹徒区荣炳镇)。他离开我们已经35年了。但他的照片、文稿、公文包和革命事迹仍保存在茅山新四军纪念舘中。


生前身后尽辉煌 ——乔信明将军和他的儿女们


作者:刘顺发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4-01   浏览次数:8238


    乔信明的传奇经历和辉煌业绩,是儿女们得天独厚的人生教科书。在儿女们心中,父亲是一座雄伟的高山,坚定,刚强;父亲是一株挺拔的松树,经得起狂风暴雨,百折不挠,傲然屹立。


我的父亲——向明


作者:巨东梅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3-23   浏览次数:8080


    我的父亲向明,原名巨同璞。山东临朐人。在白色恐怖的年代,由于地下斗争的需要,他曾多次改名换姓,最后一次改名为“向明”。今年327日,是我的父亲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日,也是他去世40周年的纪念日。我写这篇这篇文章,以纪念我的父亲。


永不忘却的小黄洲 ——追忆父亲程效刚


作者:程松林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3-23   浏览次数:8047


  父亲离开我已经60多年了,他牺牲时我才6岁,关于他的一些事情是母亲生前告诉我的,如今在把父亲的事情加以回忆整理时,那些渐行渐远的岁月似乎逐渐清晰起来,重新浮现在我眼前……


“神秘人物”助我们脱虎口


作者:陶涛 朱竹雯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3-19   浏览次数:8035


  每当冬天来临,我们都会想起那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想起66年前在我们身陷绝境时带我们化险为夷的那个神奇人物。



共有: 417 条记录 25/42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上5页   21   22   23   24  25 下5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