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特稿


决不能吃党的饭砸党的锅


作者:田之章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2-24   浏览次数:7823


    外敌强攻不足畏,木马藏奸最可怕。对那些吃党的饭砸党的锅的人,不但不能给饭吃,还必须夺下他的饭碗;“砸锅”者肆无忌惮,“砸碗”就决不能手软!


支前模范刘二娘


作者:刘云飞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2-16   浏览次数:7822


    刘二家住淮安市淮阴区老张集街南,与张集小学毗邻,俗称南园。刘二本是城里拉黄包车的,为了躲避战乱,来到老张集投亲落户。南园是陈姓老两口的蔬菜园。陈家无儿无女,刘二被陈家收留,后来还为刘二娶了媳妇。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作者: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   日期:2014-12-13   浏览次数:7825


    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现场国旗下半旗。广场西侧巨大的“灾难墙”,灰黑的底色映衬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14个白色大字。一万名各界代表胸前佩戴白花,静静肃立。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有感


作者:王浩钟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   日期:2014-12-13   浏览次数:7836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有感


血证


作者:徐志耕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2-10   浏览次数:7864


    石头城中的退休工人吴旋,作为《屠城血证》中的生活原型——一个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了16张日军南京大屠杀照片的中国人,又一次体味了雪耻和复仇的情感。记忆像那些照片一样难忘。


浅论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作者:张树华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2-10   浏览次数:7843


  中国人民志愿军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牢记人民的嘱托,高举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旗帜,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一道浴血奋战,历时两年九个月,将美国为首的16国“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驱回三八线附近,迫使其于1953727日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抗美援朝战争简介


作者:孙智萍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2-09   浏览次数:7845


  位于亚洲东北部的朝鲜半岛,像一只手臂从亚洲大陆的肩头伸出去,一直向西南延伸约1000公里。半岛东西最宽处约360公里,最窄处只有170公里,总面积约22万多平方公里。朝鲜北面以鸭绿江、图门江为界与中国东北、俄罗斯西伯利亚一角接壤。


淮北根据地人民的好主任刘瑞龙


作者:刘顺发   责任编辑:王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2-08   浏览次数:7831


    刘瑞龙同志从19399月奉中共中央电令离开延安安吴青训班,194510月奉命调离淮北抗日根据地,刘瑞龙在淮北大地战斗、工作了整整六年。这六年中,他呕心沥血,忘我工作,与淮北军民风雨同舟,休戚与共,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抗美援朝——毛泽东一生中最难作出的决策


作者:张亦民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2-05   浏览次数:7825


    抗美援朝战争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赢得了国内和平建设的环境,鼓舞了弱小国家民族独立解放斗争,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


幸存者说——“南京大屠杀”亲历者采访记②


作者:徐志耕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2-04   浏览次数:7838


    1937年12月13日,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剜心割肺的血写日子。就在这一天,侵华日军攻占了中国的首都南京,就从这一天起,丧心病狂的日军制造了举世震惊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在四十多天里惨绝人寰地杀害了我30万同胞。


共有: 610 条记录 50/61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上5页   46   47   48   49  50 下5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