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特稿


幸存者说——“南京大屠杀”亲历者采访记③


作者:徐志耕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2-31   浏览次数:8614


    1937年12月13日,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剜心割肺的血写日子。就在这一天,侵华日军攻占了中国的首都南京,就从这一天起,丧心病狂的日军制造了举世震惊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在四十多天里惨绝人寰地杀害了我30万同胞。


刘少奇在黄桥战役前后


作者:阮长明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2-30   浏览次数:8567


  黄桥战役是新四军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攻,以少胜多的成功战役,奠定了新四军在苏北地区的抗日地位。指挥黄桥战役的陈毅曾说过:“在华中先有半塔,后有郭村,有了郭村,才有黄桥(战役)”。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要从刘少奇到华中说起。


黄桥决战胜利 苏中根据地创立


作者:蔡秋明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2-30   浏览次数:8640


  1940年黄桥反顽作战胜利,奠定了以黄桥为中心的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基础,对开辟苏北,发展和坚持华中敌后抗战具有重要意义。

  


毛泽东思想照耀中国梦之路


作者:昆仑岩   责任编辑:   来源:   日期:2014-12-28   浏览次数:8510


    中国梦之路离不开毛泽东思想指引,这是人民的意志、历史的必然。今天,我们在习近平身上,看到了毛泽东思想在新形势下的光辉照耀和实践创新。这,就是中国兴邦圆梦的希望。


决不能吃党的饭砸党的锅


作者:田之章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2-24   浏览次数:8503


    外敌强攻不足畏,木马藏奸最可怕。对那些吃党的饭砸党的锅的人,不但不能给饭吃,还必须夺下他的饭碗;“砸锅”者肆无忌惮,“砸碗”就决不能手软!


支前模范刘二娘


作者:刘云飞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2-16   浏览次数:8536


    刘二家住淮安市淮阴区老张集街南,与张集小学毗邻,俗称南园。刘二本是城里拉黄包车的,为了躲避战乱,来到老张集投亲落户。南园是陈姓老两口的蔬菜园。陈家无儿无女,刘二被陈家收留,后来还为刘二娶了媳妇。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作者: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   日期:2014-12-13   浏览次数:8528


    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现场国旗下半旗。广场西侧巨大的“灾难墙”,灰黑的底色映衬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14个白色大字。一万名各界代表胸前佩戴白花,静静肃立。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有感


作者:王浩钟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   日期:2014-12-13   浏览次数:8879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有感


血证


作者:徐志耕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2-10   浏览次数:9058


    石头城中的退休工人吴旋,作为《屠城血证》中的生活原型——一个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了16张日军南京大屠杀照片的中国人,又一次体味了雪耻和复仇的情感。记忆像那些照片一样难忘。


浅论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作者:张树华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2-10   浏览次数:8623


  中国人民志愿军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牢记人民的嘱托,高举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旗帜,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一道浴血奋战,历时两年九个月,将美国为首的16国“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驱回三八线附近,迫使其于1953727日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共有: 624 条记录 51/63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页 上5页  51  52   53   54   55  下5页 最后一页